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苏州大学研究团队揭示胃疼信号传递机制,为治疗带来新希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苏州大学研究团队揭示胃疼信号传递机制,为治疗带来新希望

引用
澎湃
3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73475
2.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1310
3.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4372

近日,苏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Xu GuangYin团队在胃疼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胃疼信号传递的完整神经回路,为胃疼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研究团队发现,胃疼信号是通过一种特殊的神经回路传递到大脑的。这个回路由四个关键部位组成:NTS(孤束核)、LPB(脑桥臂旁核)、PVT(室旁核)和PL(前边缘皮质)。当胃部受到有害刺激时,这些区域会通过谷氨酸能神经元进行信号传递,最终形成疼痛感知。

这一发现的重要性在于,它首次清晰地描绘了胃疼信号从胃部到大脑的完整传递路径。研究证实,这条被称为“NTS-LPB-PVT-PL”的四突触回路,是调节胃疼的关键神经通路。更重要的是,这条通路主要通过迷走神经来传递信号,而迷走神经是人体内一条重要的自主神经系统,负责调控许多内脏功能。

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胃疼中枢神经系统机制研究的空白,更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方向。研究指出,迷走神经和PL(前边缘皮质)是这条内脏疼痛上升途径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且相对容易进行干预。这为开发新的胃疼治疗方法提供了潜在的切入点。

胃疼是一种常见的胃肠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溃疡、胃癌和胃轻瘫等。这些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进食和体重,还会显著降低生活质量。目前,胃疼的治疗选择相对有限,且对中枢神经机制的理解尚不充分。苏州大学的这项研究为深入理解胃疼的神经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开辟了新的途径。

这一突破性发现不仅展示了中国科研团队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创新能力,更为全球数千万胃疼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这一发现有望为胃疼治疗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