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相续二千年机缘:比普罗瓦佛宝圣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相续二千年机缘:比普罗瓦佛宝圣物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sothebys.com/zh-hans/%E6%96%87%E7%AB%A0/%E7%9B%B8%E7%BB%AD%E4%BA%8C%E5%8D%83%E5%B9%B4%E6%9C%BA%E7%BC%98-%E6%AF%94%E6%99%AE%E7%BD%97%E7%93%A6%E4%BD%9B%E5%AE%9D%E5%9C%A3%E7%89%A9

1898年,英人威廉·克拉斯顿·佩沛在位于印度与尼泊尔边界的比普罗瓦发掘了大批佛宝圣物,无疑是佛教文物出土中最重要的考古发现。现在普遍认为比普罗瓦是古代迦毗罗卫国的遗址,也就是历史上释迦佛陀的宗族在北印度的所居地。现在,传说中与佛陀遗骨舍利一同埋藏逾二千年的珍贵宝珠再现光芒,登上苏富比拍场,本文与您探索这批佛宝圣物的来历。


印度北部(今北方邦)比普罗瓦佛塔遗址 图片鸣谢:Icon Films

佛陀涅槃于拘尸那罗后,佛骨舍利由婆罗门德罗纳分为八份,其中一份归予佛陀本族—释迦族。古释迦族的国都,迦毗罗卫城,即是悉达多王子曾居住二十九载之圣地。

十座佛塔建成,当中包括比普罗瓦(现北印度北方邦)塔,以供奉释迦族获分配之佛骨舍利。

孔雀王国阿育王(约公元前304-232年)大力推崇佛教,修筑造像,并广建碑柱纪念佛陀的一生,重要文物包括公元前294年,在蓝毗尼所立的石柱,铭刻记载佛陀诞生之地。以砖重建当年释迦族供养佛骨舍利的比普罗瓦舍利塔,且佛骨舍利之侧供奉珍贵佛宝花珠。

犍陀罗文明,位于丝路之重心,西元三世纪间鼎盛蓬勃,供造历史上最早的佛陀造像,造像风格鲜明,美感丰沛,中西兼容,其造形语汇展现希腊化与印度风格之融合。


蓝毗尼出土刻有指乃释迦牟尼佛诞生地铭文的阿育王柱 1896年发掘期间摄

历经二千余载,随着阿育王石柱的发现,使得北印度的古代佛教圣址逐渐浮现于世人眼前。 1896年,蓝毗尼石柱的发现,掀起了一连串找寻佛陀遗迹的考古热潮。


威廉·克拉斯顿·佩沛(1852-1936年) 约1890年代勒克瑙 G.W. Laurie & Co. 摄 图片鸣谢:佩沛家族

蓝毗尼石柱遗址以南十九公里的比普罗瓦,现今广认为是迦毗罗卫城古址,此处的英籍庄园管理者,威廉·克拉斯顿·佩沛,出身工程训练,遂开始着手发掘当地数座古老土丘中最大的一座。

考古发掘在地底十八英尺的砖造结构下,佩沛发现了一座巨型砂岩石函,其中藏有五个坛罐,四件为皂石材质,一件为水晶,其中一件皂石坛盖上铭有孔雀王朝晚期婆罗米文,记载坛中所宝藏的是释迦佛陀的遗骨。

舍利坛罐中,伴随着佛骨舍利及骨灰的是,约1,800件华美耀眼的神圣佛宝花珠,以各类珍贵宝石组成,包括紫水晶、黄水晶、石榴石、珍珠、白水晶、黄金及白银,不少更细饰各样形状花纹。花珠圣物与其他孔雀王朝重要佛教遗址相类,由此推断此塔乃阿育王时代重建,敬制花珠,伴供舍利。

暹罗是当时世上仅存的佛教国度。暹罗国王拉玛五世的表亲,王子僧人 The Ven. P. C. Jinavaravansa(1851-1935年)动身前往伯德布尔庄园拜访佩沛,争取供养佛陀遗珍。


暹罗国王拉玛五世(1853-1910年) 图片鸣谢:Icon Films

部分佛骨舍利由印度政府赠予暹罗,国王拉玛五世举办了盛大仪式迎接,并将舍利均分,供奉各地,包括两座亚洲最重要的佛址,曼谷金山寺与仰光大金寺,以及斯里兰卡各寺。

出土的石函、五个坛罐与大部分佛宝圣物,则由加尔各答的印度博物馆典藏,至于其中重复的佛宝,约整体五分之一,印度政府同意归予佩沛。


比普罗瓦佛塔砂岩石函内发现的四个滑石和一个水晶坛罐 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 图片鸣谢:佩沛家族

印度国家考古队接手比普罗瓦舍利塔、寺院群的发掘行动,在石函以下的地层,发现两个砖室,各奉一个装盛舍利的皂石坛罐,更加确立比普罗瓦遗迹,应曾得阿育王之修葺重建,并重新奉葬。以此推论,比普罗瓦所奉,应乃迦毗罗卫国释迦族原来分配所得世尊舍利,神圣至极。

本文原文来自苏富比拍卖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