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早期控糖,降低34%糖尿病风险!
生命早期控糖,降低34%糖尿病风险!
最新研究发现,生命早期的糖分控制对于预防慢性疾病至关重要。南加州大学Tadeja Gracner教授在2024年美国肥胖周会议上发表的研究显示,在怀孕至孩子两岁这一关键的1000天内,如果能有效控制糖分摄入,可以显著降低成年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达35%。这一发现为进一步推动生命早期控糖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什么是游离糖?为什么要控制?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5年发布的《成年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中,特别强调了“游离糖”的概念。游离糖主要包括:
- 添加到食品中的糖(如白砂糖、冰糖、红糖等)
- 天然存在于果汁中的糖
- 蜂蜜中的糖
- 各种甜味的淀粉水解产品(如葡萄糖浆、果葡糖浆等)
需要注意的是,游离糖不包括新鲜完整水果中的天然糖、奶类中的乳糖以及粮食和薯类中的淀粉。这些天然存在的糖分在食物中与纤维等其他营养成分结合,不会像游离糖那样快速升高血糖。
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
世界卫生组织强烈建议,无论成年人还是儿童,都应将游离糖的摄入量限制在每天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最好能进一步限制在5%以下。对于轻体力活动的成年女性来说,每天的总能量摄入推荐值是1800kcal,10%的总能量就是180kcal,相当于45g糖。如果要把这些糖的量再限制到一半,就是22.5g。
高糖摄入的危害
高糖摄入的危害已经得到广泛证实。研究表明,过多的糖分摄入不仅会导致体重增加,还会增加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某些类型癌症以及精神健康问题的风险。此外,高糖饮食还会影响肠道菌群平衡,削弱免疫功能,加速皮肤衰老,甚至影响睡眠质量。
如何有效控糖?
调整食物摄入顺序:法国生物化学家杰西·安佐斯佩的研究表明,先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再吃主食和肉类,可以有效减缓血糖上升的速度。
避免高糖饮料:一瓶500ml的可乐就含有52.5g糖,远超世卫组织推荐的每日摄入量。即使是纯果汁,一杯200g的葡萄汁也含有32g糖,需要限量饮用。
选择低GI食物:低GI(升糖指数)食物可以更缓慢地升高血糖,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例如,全麦面包的GI值低于白面包,更适合控糖人群。
注意隐形糖:很多看似健康的食品(如乳酸菌饮料、烘焙食品、调味料等)都可能含有大量隐藏糖分,需要仔细阅读食品标签。
特殊人群的控糖建议
儿童:应避免摄入添加糖,选择天然代糖(如赤藓糖醇、罗汉果甜苷)作为替代。低聚果糖、海藻糖等也是相对健康的糖类选择。
孕妇:孕期控糖不仅关系到母亲的健康,更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建议选择低GI食物,少量多餐,避免高糖食品。如果需要,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无乳糖配方奶粉。
控糖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甜味,而是要学会选择更健康的糖类来源,调整饮食结构和习惯。通过科学的控糖方法,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为未来健康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