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雷教授详解秋季过敏性鼻炎防治:从“起始强控”到长期管理
程雷教授详解秋季过敏性鼻炎防治:从“起始强控”到长期管理
处暑过后,秋意渐浓,但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来说,这个季节却意味着新一轮的挑战。打喷嚏、流鼻涕、鼻塞……这些令人困扰的症状,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面对这一常见病、多发病,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程雷教授提出了“起始强控”的创新治疗理念,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程雷教授:过敏性鼻炎领域的权威专家
程雷教授是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同时担任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常委等重要学术职务。作为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耳鼻咽喉科学、变态反应学),他在过敏性鼻炎的诊疗领域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秋季过敏性鼻炎高发的原因
秋季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这与季节特点和过敏原分布密切相关。处暑节气后,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空气变得干燥,这些因素都可能诱发或加重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从过敏原的角度来看,南北方存在明显差异。南方地区以尘螨为主要过敏原,而北方地区则以花粉为主,尤其是杨柳絮、豚草等植物的花粉在秋季大量释放,极易引发过敏反应。
“起始强控”:突破传统治疗模式
面对中重度过敏性鼻炎治疗难度大、症状难以迅速控制的问题,程雷教授提出了“起始强控”的治疗理念。这一理念的核心是在患者就诊时,医生应采用最有效的药物快速缓解病情,用最短时间控制症状。
“起始强控”理念的提出,旨在改变传统治疗方式,帮助患者快速缓解症状,提升治疗信心和依从性,为后续的长期管理创造条件。这一理念得到了多位业内专家的认可和支持。
科学防治:从避免接触过敏原开始
虽然“起始强控”理念为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但预防始终是最重要的环节。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例如:
- 对花粉过敏的患者,在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减少户外活动
- 对尘螨过敏的患者,定期清洁居住环境,使用防螨床上用品
- 对动物毛发过敏的患者,避免接触宠物
药物治疗:首选鼻用糖皮质激素
根据最新的过敏性鼻炎治疗指南,药物治疗是控制症状的主要手段。其中,鼻用糖皮质激素是首选药物,具有起效快、副作用小的特点。常用的鼻用糖皮质激素包括糠酸莫米松、布地奈德等。
此外,口服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也是常用的治疗药物。在严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肥大细胞膜稳定剂或减充血剂,但需遵医嘱使用,避免滥用。
长期管理:建立科学的治疗体系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和持续治疗。患者应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加强自我监测,记录症状变化和用药效果,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评估病情。
程雷教授强调,过敏性鼻炎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不是追求“根治”。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管理,大多数患者可以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创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问世,为过敏性鼻炎患者带来福音。在现阶段,我们应充分认识过敏性鼻炎的慢性病特点,遵循医嘱,坚持规范治疗,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