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竟是麻将鼻祖?揭秘背后真相!
徐霞客竟是麻将鼻祖?揭秘背后真相!
“徐霞客发明麻将”的说法在互联网上流传甚广,但这一说法却缺乏历史依据。事实上,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他的主要成就是地理考察和旅行,与麻将发明无关。
麻将的起源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唐朝“叶子戏”说:有学者认为麻将的前身是唐朝民间流传的“叶子戏”。这种游戏由数十张长约三寸、宽半寸到一寸不等的纸片组成,上面印有数字、汉字以及特殊字符和人物图形,玩法与现代麻将类似。
江苏太仓粮仓说:这种说法认为麻将起源于江苏太仓的皇家粮仓。粮仓管理者为了应对鸟患,发明了麻将。麻将中的“筒”代表粮仓的俯视图,“条”则是粮仓侧面图的抽象化,“萬”字麻将则是上级给予护粮官的奖励。
明朝万秉章说:有记载称麻将是由明朝一个叫“万秉章”的人发明的。他仰慕梁山108好汉,将叶子戏加以改进,制成了麻将。
郑和下西洋说:还有一种说法是麻将起源于郑和下西洋时期。为了缓解士兵的海上寂寞,郑和下令发明了麻将。
从历史记载来看,麻将最早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的浙江、上海等地,这与徐霞客生活的年代(16世纪)相差甚远。现存最早的整副麻雀牌由美国外交官吉罗福在1875年捐赠,主要流通于浙江、上海和江苏等地。那时候的麻雀牌主体已具有现在的面貌,核心的108张牌子(即数字牌)有三门花式,每门四只,是从叶子戏纸牌演变而来的。同时,风牌(「东、南、西、北」各四只)、四季牌(「春、夏、秋、冬」各一只)亦已出现,「中」也有四只。
麻将的普及和发展主要发生在晚清时期。据《绘图麻雀牌谱》的作者沈一帆记载,“麻雀之始……不过三十余年”,即始于1880年前后。清末曾于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任教的许指严,亦于其著作《十叶野闻》中说,在北京,麻雀于光绪末叶,甲午战争结束(即1894年)后才逐渐流行,至1900年大盛。
综上所述,虽然麻将的起源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是,它并非徐霞客所发明,而是晚清时期才出现的一种娱乐游戏。麻将的形成是一个渐进过程,融合了多种传统游戏元素,如马吊牌、纸牌等。从最初的60张纸牌发展到后来的默和牌、碰和牌,最终演变为骨制麻将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