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城市大学开展反诈骗宣传活动 加强学生防范意识 守护校园安全
澳门城市大学开展反诈骗宣传活动 加强学生防范意识 守护校园安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频频发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澳门城市大学高度重视强化校园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持续开展相关工作,进一步提升学生安全意识。
与司法警察局密切合作 共商加强学生防骗工作
为务实推动校园防诈骗工作的开展,澳门司法警察局社区警务及公共关系处处长赵朱惠敏一行日前来访城大,获得城大协理副校长陈俊拔的接待,双方围绕加强学生防诈骗工作开展座谈,希望加强防范措施,预防学生受害,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会议内容聚焦“针对学生防范电话诈骗的措施”展开,就警校双方加强合作总结多项防范措施,并同时呼吁学生及家长应保持警觉。若有任何怀疑受骗情况,应先保持理性,冷静思考,不要随便向陌生人士确认个人信息或进行汇款动作,应先向官方进行查询及核实。如收到电邮或电话短讯,并要求提供个人信息或账号密码时,应先致电服务供应商之官方服务热线查询;切勿点击不明链接及输入银行账户、交易密码或信用卡等重要资料。应留意身边同学有没有异常行为,同学间需互相关注、帮助及时刻提醒的重要性。如怀疑遭到诈骗,应立即与警方或学校联系。
出席座谈的成员还有澳门司法警察局关注少年组职务主管张剑峰及反诈骗协调中心负责人张远鸿;城大学生事务处处长邹辰宠、资讯处处长陈瑞生及职员代表等。
举办反诈骗宣传周 在有趣的活动中增强防骗意识
城大学生事务处日前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反诈骗宣传周活动。活动中,工作人员精心准备了反诈骗宣传单,宣传单详细介绍了新型电信诈骗常见套路以及防范电信诈骗指南。提醒同学们不要轻信陌生人电话,不能泄露身份密码信息给他人,确保自身和财产安全。
活动现场特别设置了反诈骗打卡环节,旨在提高活动的宣传度和互动性,同学们展现了极高的参与热情。同时,工作人员还组织了“天价视力表测试”、“诈骗圈套套圈圈”、“反诈护身符刮刮卡”等多个反诈骗主题互动游戏,并设置丰富的游戏奖品。同学们积极参与,现场十分活跃。轻松有趣的活动形式既帮助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反诈知识,又使反诈宣传寓知于心,对防诈骗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识别诈骗的能力。
本次反诈骗摊位宣传以轻松欢快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示了活动内容。切实提高了学生预防诈骗意识,增强了学生识别和应对诈骗的能力,对于预防诈骗事件有良好的警示教育效果,有利于营造和谐安定的校园环境。
多举并行 夯实校园反诈骗宣传工作 牢筑校园安全墙
城大与澳门司法警察局保持紧密的交流与合作,每学期定期走进校园和学生宿舍开展防诈骗宣传,切实提高学生的警惕性。此外,学生事务处定期推出有关警惕各类骗局的信息和贴士,并以电邮、短信等多样化方式与学生和家长分享防诈骗的最新动态,帮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认识到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性,掌握正确应对诈骗事件的方法,共建和谐平安的校园。
学生感想
商学院蒋俊毅同学表示,作为反诈骗摊位的工作人员,他深刻体会到诈骗的严重性和危害。在与公众的互动中,他发现很多人对诈骗并不了解,容易上当受骗。通过向他们普及反诈骗知识,他感受到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这次经历让他更加明白防诈骗的重要性,在与同学们的沟通中,他意识到诈骗案件频发,许多人缺乏防诈骗意识。通过向同学们宣传反诈骗知识,他深感自己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一份力量。这次经历不仅让他学会如何更好地与人沟通,还让他对防诈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数据科学学院朱清岩同学表示,很荣幸也很高兴能参加此次的防诈骗摊位宣传活动,防诈骗摊位宣传活动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活动通过套圈和“视力表”等趣味活动,不仅提升了城大同学们的防诈骗意识,还切实帮助同学们识别和避免陷阱。看到大家课余时间能够积极地参与,他感到城大的安全氛围更加浓厚了!希望这类具有教育警示意义的活动今后还能多多举办,进一步构建和谐澳门,安全城大。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俞帆同学表示,通过参加本次学校反诈骗系列活动,他受益匪浅。诈骗不止出现在新闻网络中,生活里的诈骗也是无处不在的。像刮刮卡一样,一不留神我们就会被巨大的诱惑吸引迷惑,这告诫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可以掉以轻心,要保持对诈骗发生的警惕性。作为学生,他们社会阅历尚浅,更应该多学习有关反诈骗的知识,认真对待每一次防诈骗的知识普及,下载反诈APP,向身边人宣传防范诈骗知识,做一名抵制诈骗的好公民,与国家共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国际旅游与管理学院马紫萱同学表示,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诈骗事件屡见不鲜,诈骗方式更迭如潮。面对身边的骗局,他们每个人都应成为精明的侦探,仔细地观察,理性地应对,增强防范意识,以防被骗。虽然校园中只是以游戏的形式让他们了解了生活中可能存在的诈骗现象,但现实不会开玩笑。知识才是预防诈骗的最佳武器。他们应积极参与类似的反诈活动,宣传反诈常识,以所学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保护他人。除此之外,他们还应提高警惕。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管是亲近的朋友、看起来很可怜的陌生人,或是中奖等诈骗信息,他们都应该擦亮眼睛,明辨是非。
本文原文来自澳门城市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