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红色圣地·乡愁播州,揭秘苟坝会议会址
探访红色圣地·乡愁播州,揭秘苟坝会议会址
1935年3月,在贵州北部的大山深处,一个叫苟坝的小村庄见证了中国革命史上重要的一幕。在这里,中央红军召开了著名的苟坝会议,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80多年后的今天,苟坝会议会址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苟坝村,这里青山环绕,环境幽静,仿佛还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走进苟坝会议会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保存完好的会议旧址。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展示这一历史遗迹,贵州省近年来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修缮和环境整治。旧址内,当年的会议场景被精心还原,仿佛让人穿越回那个决定中国革命命运的重要时刻。
苟坝会议会址不仅是单一的文物点,更是一个集教育、旅游于一体的红色文化综合体。会址周边配套建设了陈列馆、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通过现代化的展陈手段,让游客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这段历史。特别是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了从“静态展示”到“互动体验”的转变,使观众能够近距离感受文物,与历史“直接对话”。
作为播州区的重要红色地标,苟坝会议会址与区域内其他红色旅游资源形成了良好的联动效应。播州区是红军长征途中活动时间最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地区之一,区内分布着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纪念地等多处红色文化遗址。这些景点通过合理的旅游线路串联起来,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红色文化旅游体系。
苟坝会议会址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近年来,会址管理机构不断创新教育方式,通过举办主题展览、红色文化讲座等活动,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学习。同时,会址还积极与学校合作,开展研学旅行,让青少年在实践中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苟坝会议会址正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追寻红色记忆。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历史遗迹,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激励着后来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