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1700年前的百炼钢,是如何变成绕指柔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1700年前的百炼钢,是如何变成绕指柔的?

引用
少数派
1.
https://sspai.com/post/88511

"绕指柔"这个词语在当代常出现在表现缠绵悱恻和爱情的歌曲及文学作品中。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词最初与情爱无关,而是出自西晋诗人刘琨的《重赠卢谌》。

"绕指柔"在当代出现在很多表现缠绵悱恻和爱情相关歌曲和文学作品里。
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和这个词相关的事情,其实和情爱没有关系
它最早出自刘琨的《重赠卢谌》最后一句: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闻鸡起舞小伙伴

说起刘琨,大家可能不是特别熟悉。说起他的童年的伙伴,你可能稍微熟悉一点:祖逖
如果说祖逖听起来也比较陌生,那么这个词你肯定听说过:“闻鸡起舞”。
对,这个词和典故就在这里。
刘琨就是在早年和祖逖做司州主簿时一起听到鸡鸣半夜起床舞剑的小伙伴。

如果“闻鸡起舞”也不是特别熟悉,那么“枕戈待旦”多少应该听说过了吧,这句话就是出自刘琨的《与亲故书》
他和祖逖都是出自豪门世家,年少时吃穿不愁,高朋满座。当时的富豪/高官/文学家石崇在洛阳建金谷园,广纳天下奇珍,祖逖和刘琨便是当时的座上宾。
这时的刘琨,还是个喜好浮夸,但是性格爽朗的无忧少年。
后来,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朝堂之上父子相残,兄弟反目,一个时代所有的阴谋阳谋反复上演,整个北方被一次又一次地打成了焦土。
此时本就得国不正的西晋朝廷早已名存实亡,皇帝带着宗室要么被军阀操控掳掠,要么就到处流亡。

单骑守并州

当时整个北方乱成了一锅粥,刘琨从当时掌权的司马越那里领了一个差使:出镇并州(今陕西省)。
但其实这是个空头支票,刘琨没有从司马越那里除了领到一个“并州刺史”的头衔之外,没有到任何粮草和一兵一卒。
刘琨自己举起义旗,聚集了1000多人经洛阳往山西驻守。
经过洛阳时,年轻时高朋满座奢华至极的金谷园早已成为一片废墟,最终抵达并州治所晋阳(今山西太原)时,晋阳也早就成了一座空城。
然后刘琨收拢人心,组织兵力,短短一年后便恢复了整个并州的农业和军事生产。

当时中原大地,并州南面是匈奴的汉赵,北面是鲜卑,东面是表面用户晋朝但实际上是利益协作的段部鲜卑和幽州王浚。
晋朝皇室司马家被打得到处逃窜,眼看着华夏血脉就要毁于一旦,只有一支不显眼的司马家血脉逃到了南方,建立了东晋。
在这个过程中,刘琨就在并州像一颗钉子一样驻守了10年。
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早上的盟友到了晚上就可能直接背刺,但刘琨凭着一口气,在山西死死钉着。

英雄的终结

这10年里他左支右绌,利用各个势力之间的利用和博弈小心生存。也正是因为北方有这么一股所谓“汉人正统势力”,在南方的东晋政权才一直有北伐的信心和理由。
这其间,刘琨的儿时好友祖逖一度直率300人开始北伐一度打到黄河。在即将看到洛阳的城墙的时候,受制于后方朝堂的权力斗争和对于忌惮祖逖北伐一战功成带来的过于巨大的声望,失去后援最终失败。
当时王敦已经在东晋朝廷一手遮天,但是刘琨一人守并州10年带来的巨大声望使得朝堂内部一直有要求北伐的声音。
而刘琨本人在一次偶然的变故中,落到了名义上臣服于东晋的鲜卑段匹磾手里,在段匹磾正在犹豫怎么处理的时候,他收到了来自东晋权臣王敦的一封意在离间的信。
于是本来没想处理掉刘琨的段匹磾最终对曾经并肩作战的刘琨并子侄四人痛下杀手。
如果当年有人能给祖逖供给粮草和兵员,这对儿时好友可能就能在并州或者洛阳汇合;如果当年朝廷上下一心,统合各方势力,说不定也能拿下北方。
但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刘琨的军事能力虽然屡屡被诟病,但他没有战死沙场,干掉他的人不是他每天在战场上面对的敌人,而是朝堂上的门阀。
讽刺的是,这位表面冠冕堂皇,暗中挑拨离间的世家门阀,在不久之后也谋反了。
刘琨在赴死之前,他的朋友卢谌去看望他。回望几十年的人生,刘琨又给这位朋友写了这首诗:
他引经据典,又暗指了自己的人生。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风云变幻人生浮沉,充满了时不我待的沧桑与不甘。
最终他感叹“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是啊,他年少有为、意气风发;他胸怀大志、秉承大义;他宵衣旰食,如履薄冰。
1700年前的百炼钢,最终怎么就化为了绕指柔。是他无法抵挡的时代,是他无法控制的人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