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万村官被查背后:农村腐败如何破局?
7.7万村官被查背后:农村腐败如何破局?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了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今年1月至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现任或原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7.7万人。这一数字不仅远超去年全年数据,更揭示了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严峻性。
这些被查处的村官,有的利用职权优亲厚友,有的虚报冒领扶贫资金,有的贪污工程款,有的甚至挪用上亿元集体资金。他们的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更侵蚀了党的执政基础和国家长治久安。
腐败类型:花样百出,触目惊心
从各地通报的案例来看,农村腐败问题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贪污和挪用公款
2014年至2024年,山西省浑源县下韩村乡花疃村原党支部书记范振茂,通过签订虚假征地协议、工程合同等方式,骗取征地补偿款53万余元,并将其中20万余元占为己有。
更令人震惊的是,辽宁省辽阳县首山镇孔姓台社区原党支部书记曹军,竟然挪用集体资金8730万元,侵占集体资金8280万元。在一个800人社区的书记,竟挪用、侵占集体资金过亿元,这相当于整个辽阳县2023年财政收入的近九成。
截留冒领
随着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和国家财政惠农补贴的增多,个别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侵占、截留或冒领国家下拨的扶贫款、移民款、救灾款、危房改造补助金、征地补偿款等,侵犯群众利益。
例如,安徽省全椒县六镇镇柴岗村原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田守芹,通过隐瞒家庭经济能力,帮助多名不符合或不再符合低保条件的亲属违规领取低保金。
权力寻租
一些村级工程承包、资源发包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及其亲属、亲戚朋友谋取私利,与民争利。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通泉街道龙泉社区原党总支书记施玉平,伙同16名村组干部“抱团贪腐”,侵占、挪用集体资产,非法转让集体土地,涉案金额高达2600多万元。
腐败原因:制度漏洞,监督乏力
农村腐败问题频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制度漏洞
村级组织在决策、执行和监督等环节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导致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相关法律法规未能全面覆盖村级公共事务,为腐败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虽然有制度规定,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执行和惩罚措施,导致制度形同虚设。
监督不力
村级组织内部的监督机构不健全或者监督人员素质不高,无法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上级部门对村级组织的监督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措施。村级事务信息公开程度不够,导致公众无法有效参与监督。
教育缺失
村级组织成员普遍缺乏道德教育和廉洁自律意识,容易受到腐败诱惑。村民法律意识不强,对腐败行为的认识和抵制能力有限。部分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导致村级组织成员难以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训。
治理对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面对农村腐败问题,各地积极探索治理之道,取得了一定成效。
完善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村级财务收支、审批、审计等方面的流程,确保村级财务透明、公开、公正。完善村级民主决策制度,加强村民代表大会、村民理事会等组织的作用,确保村民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得到有效行使。规范村级工程项目的管理,防止工程项目中的腐败问题。推行村级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
加强监督力度
加强上级部门对村级工作的督查,上级部门应定期对村级工作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村级工作依法合规进行。强化村民监督,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村务监督,对村干部的行为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媒体应加强对村级腐败问题的报道,提高公众对村级腐败问题的关注度。
提高教育水平
提高村民法律意识,通过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活动,增强村民的法律意识,使其能够自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引导社会舆论,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积极宣传反腐倡廉的正面典型,引导社会舆论对村级腐败问题进行关注和监督。加强村干部廉政教育,定期组织村干部参加廉政教育培训,提高其廉洁自律意识。
加大惩处力度
鼓励村民积极举报违法违纪行为,对提供有效线索的举报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对查实的违法违纪行为,应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形成有效的震慑力。针对村级腐败问题较为突出的领域或地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
未来展望:构建廉洁高效乡村治理体系
农村腐败问题的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一方面,要继续完善村级治理结构,加强村民自治和监督机制建设。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其廉洁自律意识和治理能力。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制度,规范村级财务管理,防止财务漏洞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加强村级腐败治理的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监督能力。
另一方面,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统筹监督力量,加强纪检监察、巡察、审计监督等贯通融合,充分发挥乡镇纪委“前哨”作用,对村重要事务决策、资源资产管理等重要环节开展“嵌入式”监督,跟踪推动村务规范、公开管理。
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有效遏制农村腐败现象,构建起公平公正、廉洁高效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