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豌豆尖产业:从田间到餐桌的新鲜之旅
四川豌豆尖产业:从田间到餐桌的新鲜之旅
四川豌豆尖以其鲜嫩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近年来在市场上备受欢迎。作为“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豌豆尖产业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更成为了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
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科技赋能提升品质
在四川资阳市雁江区,秋冬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0万余亩,品种涵盖豌豆尖、莲花白、花菜等。其中,豌豆尖作为冬季主打蔬菜,每斤批发价可达5.5元,每天从地里采摘量达1200斤,主要供应成都批发市场。
在广安市岳池县,蔬菜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38万余亩,全县培育了300余个蔬菜生产合作社和200余个家庭农场。为了提升蔬菜品质和生产效率,岳池县在乔家镇等乡镇的10个村发展蔬菜产业,其中仅杨坝村、南山村等核心区域的种植面积就达6800余亩。当地不仅广泛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还引进了无人机播种技术,一天可完成300-400亩的播种任务。
产业链条完善,创新模式提升效率
在产业链条方面,四川豌豆尖产业已经形成了从种植到市场的完整体系。以仁寿县为例,当地业主秦嫡的豌豆尖基地每天用工量达50人,每天可采摘1万余斤,产品销往北京、上海、新疆、深圳、广东等地。为了保证蔬菜品质,基地采取订单销售模式,接到客商预订后才组织采摘,确保蔬菜新鲜度。
在销售环节,电商平台的运用也为产业发展插上了科技翅膀。岳池县乔家镇廖坝村的安佛蜜柚专业合作社就通过抖音等平台进行直播带货和短视频营销,将当地柚子销往全国各地。这种“互联网+农业”的模式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也提升了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
经济效益显著,助力乡村振兴
从经济效益来看,四川豌豆尖产业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在仁寿县,秦嫡的100多亩豌豆尖基地每季可采摘18茬,可持续到12月底,目前每斤价格为8元。而在桐梓县,通过“烟+豌豆尖”的轮作模式,烟农兰德敏在140亩烤烟地里种植金豌豆,预计每亩可增收2000元,总增收可达280万元。
这种“一地多收”的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有效改善了土壤环境。桐梓县4.05万亩烟叶种植面积中已有9300亩烟田种植了金豌豆,预计总产值可达2000万元。这种“主营稳收+农产增收”的理念,为推动地方产业发展、丰富百姓“菜篮子”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川豌豆尖产业的发展,不仅体现了现代农业的科技含量,更展现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从田间到餐桌,这颗小小的豌豆尖,正在为四川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优质健康的食材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