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上将赖传珠:毛主席口中的长征开路先锋官
共和国上将赖传珠:毛主席口中的长征开路先锋官
赖传珠,这位从江西瑞金走出的革命先驱,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革命精神。从南昌起义到红军长征,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工作,赖传珠始终站在革命的最前线,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出身富裕家庭的赖传珠,本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他却选择了投身革命事业。在家乡,他积极发展党员,组织队员参加大埠暴动,自制1000多公斤炸药和30多门松树炮,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暴动失败后,赖传珠潜入赣州城寻找赣南特委,却发现赖村房屋土地都被破坏殆尽,900余人被杀,家族几乎被"灭门"。然而,这些惨剧并没有击垮赖传珠,反而激发了他对敌人的仇恨,让他更加坚定地投身革命事业。
1927年8月底,赖传珠奉派回家乡开展革命活动,任中共赣州白石乡支部书记、大埠圩武装暴动筹备委员会主席。1928年1月上旬,他收集潮汕失败后的"八一"南昌起义军官百余人,率领近千名农民赤卫军,举行赣县大埠农民武装暴动,任赣县南区革命委员会委员。同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成立,赖传珠任第11师31团(后调28团)连党代表,随军参加了攻打永新的历次战斗。
1929年1月,赖传珠跟随朱德、毛泽东出击赣南,参加了大余战斗和大柏地战斗。同年12月28日至29日,他参加了毛泽东在福建上杭召开的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1930年1月,赖传珠升任第二纵队第四支队政委,在纵队政治委员罗荣桓的指导帮助下,积极传达和贯彻落实古田会议精神。1931年5月,他调任第三十三团团长兼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第二次反"围剿"作战。1932年3月,赖传珠任红十三军第三十七师政治委员。1933年3月,他毕业后任红五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
1934年10月,赖传珠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任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委员,与师长李聚奎指挥所部突破国民党军数道封锁线,并受命阻击追敌,掩护红军主力突围渡过湘江。随后,又率部担负起红一方面军全军的开路先锋任务。1935年2月,他调任第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3月,回到一军团二师五团任政治委员,率领第五团参加了第二次攻打遵义和掩护主力四渡赤水等重要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赖传珠任新四军军部参谋处长,后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参谋长。1940年3月,他率领新四军第5支队反击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的进攻,在半塔集同10倍于己的国民党军奋战8昼夜,取得华中新四军部队首次大规模反击国民党顽军的重大胜利。皖南事变后,赖传珠任新四军参谋长、新四军军委分会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常委,协助刘少奇、陈毅等领导军民坚持华中敌后抗战。
1947年2月,赖传珠调任吉林(东满)军区副司令员,率领所部积极策应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和1947年夏季攻势作战。1948年10月,他率部参加攻打锦州的战斗和辽西会战。1949年4月,赖传珠任第15兵团政治委员,11月兼广东军区副政治委员,参加了湘赣、广东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赖传珠与司令员邓华指挥15兵团分数批横渡琼州海峡,成功登陆海南岛,并在琼崖纵队配合下,歼灭守敌3万余人。随后,又率部参加了解放万山群岛的战斗。1950年8月,他调任第13兵团政治委员。10月任人民解放军总干部管理部副部长,协助罗荣桓领导全军干部工作,参与建立正规的干部管理制度和组建新的军兵种、院校的工作。
1958年,赖传珠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1959年调任沈阳军区第二政治委员。是第二、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65年12月24日7时30分,赖传珠因病在沈阳逝世,终年55岁。毛主席听到噩耗,说了一句"可惜了我的先锋官",陷入沉默。宋时轮上将送了一副挽联,曰:"为人民南征北战卅八载忠心映日月;干革命冲锋陷阵千百次赤胆照山河。"
少年壮志出乡关,西风烈烈红旗卷。
一门英烈斗志昂,追随主席战井冈。
虎视龙盘待风云,定让劳苦做主人。
将军气节皆完人,吾辈不负今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