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咳嗽药“右美沙芬”的变形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咳嗽药“右美沙芬”的变形记

引用
1
来源
1.
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ws/detail/d600d7cafbc3ec1154ea3caad4942456

咳嗽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小朋友们的生活、学习和健康。右美沙芬是一种常用的止咳药,主要用于治疗干咳,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和咽炎)、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咳嗽。然而,从2024年7月1日起,右美沙芬的管理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被列为二类精神药品。这一变化意味着什么?是否会影响儿童用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右美沙芬的新“身份”

近期,国家药监局、公安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统一发文,从2024年7月1日起一起把右美沙芬“提拔”到了精神药品的行列(仅单方制剂,不包括右美沙芬复方制剂)[1]。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吓人,“明明就是治疗个简单的咳嗽,为什么就涉及到精神药品了?”但别担心,这并不意味着它突然变成了“坏蛋”。其实,精神药品并不都是“坏孩子”,它们只是需要更严格的管理和正确使用。

什么是精神药品?滥用精神药品有什么危害?

首先我们说说什么是精神药品。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2]。临床上主要用于镇静催眠、兴奋等,是治疗癫痫、失眠、焦虑等精神疾病的主要药物。常见的精神药品包括地西泮、苯巴比妥、氯硝西泮等等。依据精神药品使人体产生的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又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2]。这次被列为二类精神药品是右美沙芬的单方制剂,必须要取得二类精神药品处方的资格的医生才能开具,而且一般用量不能超过7天。

虽然精神药品在某些情况下非常有用,它一方面具有镇静、镇痛、催眠的作用,在临床诊疗中必不可少;但另一方面如果不合理使用或者滥用容易产生依赖并成瘾,对人的身体、精神以及家庭产生不可逆的破坏,若流入非法渠道成为毒品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并构成违法犯罪。因此,国家要对这类药品实行严格管控。

右美沙芬为何要列入二类精神药品管理?

右美沙芬全名氢溴酸右美沙芬,是一种中枢性镇咳药。它是通过改变吗啡分子结构研发出来的,既保留了其止咳效果又减少或消除了其镇痛和成瘾性。常规剂量下,通过抑制延脑的咳嗽中枢,起到止咳作用。可如果滥用,就会导致中枢抑制过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表现为心动过速、幻觉、谵妄、眼球震颤、共济失调、呼吸抑制等;大剂量服用则会有致死风险[3-4]。研究显示,右美沙芬可能对青少年药物滥用起到促进作用[5]。列入二类精神药品并严格管控主要是为了减少它的滥用情况。

右美沙芬还能用于儿童止咳吗?复方制剂也是精神药品吗?

当然可以!

虽然右美沙芬被列入了二类精神药品目录,但只是它的“单枪匹马”(单方制剂)版本受到了更严格的监管。而那些和其他药物一起组成的“团队”(复方制剂)还是可以正常使用的。只要我们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导,合理使用这些“团队”,就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在规范使用下,右美沙芬的安全性很高,且几乎没有成瘾风险。当然,重点仍是规范使用。

是不是咳嗽就需要马上止咳呢?

咳嗽的本质是呼吸道对各种刺激的保护性反射,相当于感染后机体帮助打扫“战场”,通常能自行恢复。《中国儿童咳嗽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建议:不推荐急性咳嗽患儿常规使用镇咳药治疗、祛痰药治疗[6]。若孩子有痰,我们应该鼓励咳嗽把痰咳出来,强行抑制咳嗽会导致气道内分泌物滞留,盲目止咳还可能掩盖症状耽误病情。因此,使用止咳药物还需找准病因,最好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使用。

使用含有右美沙芬等镇咳药物的小贴士

1.右美沙芬为中枢性镇咳药,治疗剂量不会产生镇痛作用或引起呼吸抑制。避免用于有痰患儿,防止痰液阻塞气道[7];
2.镇咳药(如右美沙芬)仅作为一种对症治疗手段,并非咳嗽的根本治疗,且可能伴随不良反应。仅在咳嗽剧烈,影响孩子日常生活时,经医师评估后可酌情使用[8];
3.如果孩子咳嗽时间持续超过一周,使用止咳药物没有效果,应及时就医查找原因[9]。

对滥用精神药品说“不”

滥用精神药品就像是把“超级英雄”的能力用在了错误的地方。我们不仅要自己遵守用药规定,还要提醒身边的人不要滥用精神药品。如果有人请求我们帮忙购买这类药品,一定要坚定地说“不”,并告诉他们滥用药物的危害。

总之,贴上精神药品标签的药物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正确使用它们,它们就能继续成为我们健康的守护者。

本文原文来自PharmCube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监局 公安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调整精神药品目录的公告(2024年第54号)[EB/OL]. (2024-04-30)[2024-06-25]. https://www.nmpa.gov.cn/xxgk/ggtg/ypggtg/ypqtggtg/20240507084000186.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EB/OL].(2016-02-06) [2024-06-25].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6/content_5139413.htm.

[3] Logan BK, Goldfogel G, Hamilton R, Kuhlman J. Five deaths resulting from abuse of dextromethorphan sold over the internet. J Anal Toxicol. 2009,33(2):99-103.

[4] Ritter D, Ouellette L, Sheets JD, Riley B, Judge B, Cook A, Houseman J, Jones JS. "Robo-tripping": Dextromethorphan toxicity and abuse. Am J Emerg Med. 2020,38(4):839-841.

[5] Karami S, Major JM, Calderon S, McAninch JK. Trends in dextromethorphan cough and cold products: 2000-2015 National Poison Data System intentional abuse exposure calls. Clin Toxicol (Phila). 2018,56(7):656-663.

[6]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药理学组,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等.中国儿童咳嗽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3基层版)[J].中华儿科杂志, 2024, 62(04):292-302.

[7]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儿科呼吸工作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儿科学专业委员会,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药协会儿童健康与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儿童安全用药分会,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儿科专家委员会,全球儿科呼吸联盟.儿童呼吸道感染家庭用药指导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3,38(11):821-828.

[8]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药理学组,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呼吸专业委员会,兰州大学健康数据科学研究院患者与公众指南联盟.中国儿童咳嗽指南(2021 患者版) [J].儿科药学杂志,2021,27(S1):17-22.

[9]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评价指导原则(试行)等6个技术文件的通知(食药监办注[2012]137号)
[EB/OL]. (2012-11-14)[2024-06-25]. https://www.nmpa.gov.cn/
xxgk/fgwj/gzwj/gzwjyp/20121114120001923.html.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