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蓝屋:香港历史文化的守护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蓝屋:香港历史文化的守护者

引用
一财网
9
来源
1.
https://www.yicai.com/news/102324736.html
2.
http://house.people.com.cn/n1/2017/1113/c164220-29641407.html
3.
https://www.sohu.com/a/328635064_748743
4.
https://www.discoverhongkong.cn/china/interactive-map/the-blue-house.html
5.
https://www.vivabluehouse.hk/tc/audio-guide/detail/13
6.
https://vivabluehouse.hk/tc/menu/2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7%8D%E5%B1%8B
8.
https://www.lwkp.com/zh/project/%E9%A6%99%E6%B8%AF%E8%93%9D%E5%B1%8B%E6%B4%BB%E5%8C%96%E5%B7%A5%E7%A8%8B/
9.
https://harbourlights.jcihk.org/2022/07/31/%E8%97%8D%E5%B1%8B%E7%AD%96%E7%95%A5%EF%BC%9A%E5%8C%96%E8%88%8A%E7%82%BA%E5%AF%B6%E7%9A%84%E7%A7%98%E6%96%B9/

2017年,香港蓝屋建筑群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的最高荣誉——卓越大奖。这座始建于1922年的四层唐楼,以其独特的蓝色外观和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成为了香港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01

建筑特色:中西合璧的岭南风情

蓝屋位于香港岛湾仔石水渠街,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那抹令人过目不忘的蓝色。据传,这栋建筑原本并非蓝色,而是上世纪90年代政府安排上漆时,恰好只有水务署用剩下的蓝色油漆,于是这栋唐楼便被漆成了蓝色,成就了一段无心插柳的佳话。

蓝屋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特色,每层都设有宽阔的阳台,这是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这种设计不仅美观,也体现了香港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汇点的独特魅力。

02

历史见证:从武馆到社区中心

蓝屋见证了香港近百年的变迁。上世纪50年代,黄飞鸿的徒弟林世荣之侄林祖曾在这里开办武馆;60年代,这里又变成了医馆。二楼曾是镜涵义学,为街坊子弟提供免费教育,还曾是战前湾仔区唯一的英文学校“一中书院”的所在地。

03

创新保育:“留屋留人”的社区实验

2006年,香港房屋协会计划对蓝屋进行活化改造。最初方案是将居民迁出,将其改造成旅游景点。但这一方案遭到了居民的反对。在圣雅各福群会等机构的推动下,最终采纳了“留屋留人”的创新模式。

这一模式的核心是在保留建筑的同时,也让原居民继续留在这里生活。通过公开招标,圣雅各福群会、社区文化关注、香港文化遗产基金会和蓝屋居民权益小组联合申请的计划获得批准。2012年获得立法会拨款,2013年开始工程,直到2017年修复完成。

04

文化传承:社区活动与教育基地

如今的蓝屋,不仅是一个居住空间,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区中心。一楼设有华佗医馆和香港故事馆,通过展览和活动向公众讲述湾仔的历史变迁。通过“好邻居计划”,艺术家、建筑师等专业人士成为新租户,他们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社区带来新的活力。

蓝屋创作室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传统工艺工作坊、艺术展览等,让社区居民和游客都能参与其中。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蓝屋的成功保育,为香港乃至全球的历史建筑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它证明了历史建筑不仅可以被保存下来,更可以成为社区生活的一部分,继续为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蓝屋不仅是香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香港文化传承的守护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