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十然:一位布衣文人的“夷然不屑”人生
程十然:一位布衣文人的“夷然不屑”人生
“十里五里出门去,千峰万峰任所之。青溪无言白云冷,落叶满山秋不知。”这是程十然的老师李玉峰所作的一首绝句,诗中所描绘的超然物外、随性自在的境界,正是程十然一生的真实写照。
程十然,这位清朝的布衣文人,以其独特的个性和超然的态度,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才华横溢,却对名利视若浮云,真正做到了“夷然不屑”。
程十然年轻时曾游历兖州、沂州等地,因其出众的才华,深得当地公卿的赏识。他们多次劝说程十然入仕为官,并愿意提供丰厚的资助。然而,面对这些诱人的条件,程十然却始终保持着一种超然的态度,他“夷然不屑”,坚决拒绝了仕途的诱惑。
这种对名利的淡泊态度,不仅体现在他对仕途的拒绝上,更渗透到了他的日常生活之中。他出身于杭州仁和,家境并不富裕,但即便是在生活困顿之时,他也从未向世俗的物质追求妥协。他宁愿过着清贫的生活,也不愿为了名利而放弃自己的精神追求。
程十然的诗词创作,更是他精神追求的生动体现。在他的词作中,我们能看到他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如《鬲溪梅令》中所写:“庭前竹树报平安,不平安,一夜西风吹折两三竿,缺中来远山。”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致的描绘,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隐喻:即便在困境中,也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坚韧。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程十然的故事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深思的范例。在这个追求名利似乎已成为常态的社会里,程十然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真正的高贵,不在于拥有多少物质财富,而在于能否保持一颗超然物外的心。正如他在《浣溪沙》中所写的那样:“一世杨花二世萍,无疑三世化卿卿,不然何事也飘零。”人生如浮萍般飘零,唯有精神的追求才能超越物质的束缚,达到真正的自由。
程十然的一生,是对“夷然不屑”这一成语的最好诠释。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里,保持内心的独立和超然,才是真正的智慧。正如他在《太常引》中所写:“浦帆十幅挂江干,来倚我危栏。受得一宵寒,便说到灯残梦残。”即便是在最寒冷的夜晚,只要心中有光,就能照亮前行的道路。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程十然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时,始终保持一颗“夷然不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