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柴庄村:村支书醉驾后“世袭”引争议
河北衡水柴庄村:村支书醉驾后“世袭”引争议
近日,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武官寨镇柴庄村的一起“权力交接”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原村支书曹端广因醉驾被免职后,其子曹博迅速接任村支书一职,这一“子承父位”的操作不仅违背了正常的选举程序,也引发了村民对选举合法性和公正性的广泛质疑。
事件经过:从醉驾免职到“子承父位”
2021年,时任柴庄村村支书的曹端广因醉驾被免职。按照正常程序,村支书职位应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继任者。然而,村民们却发现,曹端广的儿子曹博很快便接替了村支书一职,同时兼任村主任。
据村民反映,整个选举过程存在诸多疑点。有20年党龄的村民曹刚表示:“我没有接到过选举通知,根本不知道曹博什么时候成为村支书候选人的,我也没去参加过选举,听说是曹端广组织了几个关系比较近的人就定下来了。”
更令人质疑的是,曹博是县自然资源局的正式编制人员,平时并不住在村里。村民们普遍反映:“我们平时都很少看到他,现在村里还是他爸说了算。”
村务管理:公开透明度引发质疑
村民们对曹博的“兼职”身份表示担忧。虽然法律并未明确禁止政府人员兼任村支书,但村支书和村主任必须经过合法选举产生,且需要确保能够胜任两份工作,不能因兼职而影响任何一方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更让村民们不满的是,村里的村务公开工作一直做得不到位。多位村民反映,包括低保户认定、荒地粮食补贴去向及扶贫资金使用等重要村务信息都没有及时公开。记者在柴庄村村委会公告栏看到,“支农惠农政策补贴资金发放”、“财务收支”、“集体资产资源包、处置、变更”等多项村务项目均处于空白状态。
官方回应:合法合规还是暗箱操作?
面对村民的质疑,曹端广和曹博均否认了“内定接班”的说法。曹端广表示,曹博的当选是在全村党员范围内进行的,完全符合法定程序。曹博也声称自己能够很好地兼顾两项工作,每周都会到村里值班。
武官寨镇政府在回复中也表示,曹博的当选符合法定程序,并肯定了其任职期间的成绩。但对村民反映的村务不公开透明等问题,官方并未作出明确回应。
事件进展:曹博主动辞职
12月3日,记者从武官寨镇了解到,曹博已经辞去了柴庄村村支书的职务,目前由副镇长王宝胜兼任该村村支书。据镇政府介绍,曹博辞职的原因是准备参加公职人员考试,无精力负责村内各项事务。
反思与启示:基层治理需要透明与民主
这起事件暴露了当前农村基层治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选举程序不透明:村民反映未接到选举通知,不知晓候选人情况,这反映出选举过程可能存在暗箱操作。
权力交接缺乏监督:原村支书利用影响力安排亲属接替职务,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和家族势力的形成。
村务公开不到位:多项村务信息长期处于空白状态,侵犯了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公职人员兼任村干部的合理性:曹博作为县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兼任村支书是否能真正履行职责值得商榷。
这起事件虽然以曹博辞职告一段落,但它引发的思考远未结束。如何确保基层选举的公平公正?如何提高村务公开的透明度?如何防止权力交接中的家族化倾向?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只有坚持民主选举、透明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基层治理的现代化,让每一个村民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