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腾冲元宵节民俗活动有哪些?安排!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腾冲元宵节民俗活动有哪些?安排!

引用
1
来源
1.
http://cj.sina.cn/articles/view/2131691740/7f0f08dc00101itsy?finpagefr=p_104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是继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汉文化圈及海外华人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腾冲,这个节日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融合了丰富的民俗活动,展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

玩灯是腾冲元宵节的重要活动之一。从正月初一开始,各村寨的灯会便陆续出灯,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灯会的表演形式多样,包括龙灯、狮子灯、仙灯、鱼灯等,每种灯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表演形式。例如,龙灯象征着吉祥和繁荣,狮子灯则代表着勇猛和力量。在表演中,艺人们通过精湛的技艺,将这些传统灯舞演绎得淋漓尽致,让观众感受到腾冲传统文化的魅力。



花灯大头舞 段应宗摄


玩灯 段应宗摄

仙灯:神话与现实的交融

仙灯是腾冲元宵节的传统节目之一,通常作为开场表演。表演内容围绕着一个神话传说:西汉时,东方朔得道成仙后,知天庭仙女要降临凡间,与人同乐,共庆新春。于是,他差出本方土地神掸扫尘埃,迎接众仙。表演形式歌舞相伴,穿插以念白,舞步因角色而异。人物角色包括方朔仙、老土地、土地婆、仙童、七仙女等。表演中,方朔仙手执拂尘,迈着方步,边走边唱《云端调》;老土地则用云帚扫地,边扫边念吉祥语,引得观众阵阵笑声。仙童和仙女的歌舞最具地方特色,所唱曲调多为腾冲花灯曲,如《采花调》《放羊调》等,语言通俗活泼,诙谐风趣,极富喜庆色彩。


仙灯 段应宗摄


中和高田仙灯 段应宗摄


油灯庄仙灯 李绍伟摄

鱼灯:水中的灵动之美

鱼灯是腾冲北部地区特有的灯舞形式,起源甚早,相传唐代已有活动,元末明初已经盛行。鱼灯的制作工艺精湛,艺人们用竹篾扎制鱼形骨架,再用白纸或布糊上,绘上鳞片和花纹,制作出各种鱼类的灯具。表演时,艺人们手持鱼灯,模仿鱼类在水中的游动姿态,展现出一种灵动之美。鱼灯的表演通常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和锣鼓声,营造出一种热闹而喜庆的氛围。表演队形不断变化,从交叉阵势变化成方阵、一字长蛇阵、八卦迷魂阵等,最后以“鲤鱼跳龙门”为表演高潮,象征着青云直上。


曲石干乍鱼灯 李绍伟摄


曲石干乍鱼灯 段应宗摄


曲石干乍鱼灯 段应宗摄

茶灯:丰收与喜悦的舞蹈

茶灯是腾冲部分地区流行的一种传统歌舞娱乐形式,春节期间,人们组织茶灯庆祝节日和丰收。表演人员主要由十二位少女饰采茶女,还有大茶婆、二茶婆及担茶叶人和一个俗称毛冲头的人,另有一个卖货郎。表演时,毛冲头执两根竹棍跳跃入场,用竹棍沿地画圈打脚赶人清场,以保证起舞时有足够空间。接着,担茶人和卖货郎出场相遇,动作滑稽,言语诙谐。大茶婆手摇纸扇反面倒行而出,二茶婆手持手巾面向大茶婆相对而行,身后引着两少年擎彩灯,缀以扶桑花朵;八个手提灯笼的中年妇女和十二位手提茶篮的采茶女簇步入场。伴着彩灯和灯笼的进退动作,采茶女的茶篮随身舞动,和着弦乐唱起《采茶调》,用舞姿表现出采茶女一年中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情景。


曲石公坪茶灯 李绍伟摄


曲石酒店茶灯 段应宗摄

龙灯:龙腾盛世的壮观景象

龙灯是腾冲元宵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龙灯的活动,据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元宵之夜,以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之状。”腾冲的龙灯分为双龙抢珠、小背龙、一龙耍场三种。双龙抢珠舞有两条长龙,场面大,人员多;小背龙为各舞一条龙,轻捷灵巧,便于表演;一龙耍场则为单龙表演。龙灯最初用于祀神、娱神,后逐步发展成为民间祈神与文艺活动为一体的灯彩表演。每逢春节和大的盛会都举行龙灯活动,在为节日增添快乐、热烈、喜庆气氛的同时,人们也借此焚香祷告,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小背龙舞:独特的民间艺术

小背龙舞是腾冲北海柴营村一带的传统节日娱乐形式,具有独特的风格。表演时,每个队员身着祖传古装,分青、红两色,身背龙身,双手各持龙头、龙尾,在长号和锣鼓声中出场。在龙珠的引导下,小背龙对舞跳跃,灵活多变,按传统的“大穿花”“短三把”“找珠”“过堂”等套路,集摆、舞、跳于一身,整个舞场翻波涌浪,气氛热烈。表演中也穿插一些鱼、虾、蚌、龟等伴舞,且常送“吉利”烘托。小背龙舞一般在正月初一起舞至正月十六日结束,极少有提前结束或延长表演时间的。


小背龙舞 李绍伟摄


北海小背龙舞 段应宗摄

舞狮:灵动与活力的展现

舞狮是腾冲元宵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舞狮的表演形式多样,分为“文狮”与“武狮”。“文狮”主要体现狮子的细腻习性及形体的憨态可掬,如翻滚、搔痒、舔毛等;“武狮”则尽展其勇猛的性格,如跳跃、蹲伏、扑腾、咆哮、踩球等。表演中,狮子在彩球的逗引下,做出各种生动的动作,引得观众阵阵喝彩。舞狮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祈福的方式,象征着驱邪避凶,带来好运和平安。


舞狮 段应宗摄

麒麟舞:神兽的吉祥祝福

麒麟舞是腾冲五合一带的传统娱乐节目,具有独特的风格。表演前,一般要先扎制麒麟,麒麟分成头身和尾两截,制作工艺复杂。表演时,双麒麟对耍,动作灵活多变,伴奏乐器以锣、鼓、钹为主。表演中,老驼子插科打诨,滑稽搞笑,常常引得观众爆笑。麒麟舞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祈福的方式,象征着吉祥和平安。


麒麟舞 李绍伟摄


界头麒麟舞 段应宗摄


五合双狮麒麟舞 段应宗摄

拾阁: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拾阁是腾冲城郊及部分乡镇流行的一种传统娱乐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拾阁设计奇巧,专业性强,整个制作过程民间称之为“扎抬阁”。抬阁在制作上有高抬阁和地抬阁之分。高抬阁高约五米,主体层次上分上、中、下三台,上台由胆大英俊的男孩子扮演仙女,中台多用树根雕琢成假山状,假山上有像真人一般大小的木偶假人;下台有一人隐藏在支架内表演中台上的木偶人。地抬阁高约两米,只有一台,台上扮演者全部是真人。现代表演已经没有了往昔的复杂,其难度及规模减少了许多,人物塑造也较为单一,表演中极少有对白唱腔,且多用于佛、道经典大会。


拾阁 李绍伟摄


拾阁 李绍伟摄

腾冲市2025年“闹元宵”系列活动2月11日--17日文治光昌广场腾冲文庙等您来揭秘腾冲元宵节玩灯习俗

腾冲市2025年“闹元宵”传统灯队巡展顺序

一、和顺镇龙狮表演队

二、五合乡联盟畹岭傣族麒麟舞队

三、花灯队(40人)

四、中和镇闫家冲舞狮队

五、荷花镇羡多傣族武术表演队

六、曲石镇干乍鱼灯表演队

七、皮影表演队

八、蒲川麒麟(狮子)

九、西源街道油灯庄仙灯表演队

十、北海镇双海小背龙表演队

十一、汉服(20人)

十二、西源街道上龙马窝舞龙队

本文原文来自新浪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