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八处建筑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从千年古迹到现代地标
广州八处建筑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从千年古迹到现代地标
近日,“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正式对外发布,广州共有8处建筑成功入选。这些建筑不仅见证了广州的城市变迁,也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建筑,探寻它们背后的故事吧!
广东迎宾馆:千年古迹变身现代园林式酒店
广东迎宾馆位于广州市中心,是广州市内唯一一家园林式四星级酒店。其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的任嚣庙,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
宾馆占地面积5.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拥有净慧楼、六榕楼、碧海楼和白云楼四幢主体建筑。其中,净慧楼、六榕楼和碧海楼均被列为广州市历史建筑。
净慧楼:原为1861年英国强占将军府时建立的英国领事馆,采用典型的民族复兴式手法,外廊式,坡屋顶,虾弓梁、两跳华栱、栏板样式、琉璃瓦面与脊饰等都具有浓厚的地域传统建筑色彩。
六榕楼:建于1961年,由著名建筑师林克明设计,采用了典型的民族复兴式建筑风格,较多借鉴北方官式建筑样式。
碧海楼:旧名西班牙别墅,原为1949年李宗仁任代总统时的住地。现主体建筑建于1960年代,由广州市设计院工程师石庄负责主持设计,高4层,同为民族复兴式风格。
广东迎宾馆不仅是广东省人民政府的接待宾馆,还接待过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董必武、李富春、黄敬、伏罗希洛夫、金日成、胡志明、西哈努克、尼克松、基辛格等中外政要。
广州宾馆:珠江畔的岭南建筑典范
广州宾馆是“岭南新建筑”著名代表作之一,由建筑大师莫伯治先生设计,建成于1968年。作为曾经的广州珠江边的地标,是广州引领全国的时代标志。
2022年,广州宾馆启动全面微改造。焕新升级的广州宾馆,保留深厚历史与文化韵味的特色,为这座经典地标注入全新活力。改造后的广州宾馆,将一座酒店打造成一个现代语言讲解广州历史和文化的展示、交流窗口,一座广州的城市文化记忆综合体。
流花宾馆:见证广州对外开放的窗口
流花宾馆于1972年10月开业,与广交会密切相关,是广州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20世纪70年代初,广交会第三次迁址至流花地区,流花宾馆和广州火车站、广交会流花展馆一起成为引领时代的建筑群,被誉为羊城新八景之一。
流花宾馆保持岭南现代式风格,又简练明快、轻巧通透,富于时代特色。作为新中国南大门的首家高端涉外宾馆,它的成立有着特殊的历史使命,承担着重要的政商及外宾接待任务。
这些建筑不仅是广州的城市地标,更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是广州这座千年商都独特魅力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