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晚:科技创新点亮“巳巳如意,生生不息”
2025年春晚:科技创新点亮“巳巳如意,生生不息”
1月28日晚8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将如约而至,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为全球华人献上一场集歌舞戏曲、相声小品于一体的视听盛宴。这场晚会不仅汇聚了众多艺术形式,更在科技创新上实现了突破性进展。
主持阵容更新换代
今年春晚的主持团队延续了新老搭配的模式。北京主会场由任鲁豫、撒贝宁、尼格买提、龙洋、马凡舒联袂主持。值得注意的是,撒贝宁可能因在武汉分会场主持而不在北京主会场出现。自2018年起,朱军、董卿等资深主持人已逐渐淡出春晚舞台,而新生代主持人如龙洋、马凡舒等正逐渐挑起大梁。这种新老交替不仅为春晚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体现了主持团队的传承与发展。
科技创新亮点纷呈
今年春晚在科技创新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总台持续推进“思想+艺术+技术”融合创新,运用超高清、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观众打造了一场科技感十足的“年夜饭”。
在视觉呈现上,春晚将采用8K超高清直播,这是总台第四年开展8K直播。通过自主研发的8K摄像机、8K切换台等国产设备,实现了8K制播设备的初步国产化。观众可以通过手机配合央视频App的电视投屏功能,享受最高120兆比特/秒的高码率传输,清晰呈现每一个细节。
在舞台效果方面,XR虚实融合超高清制作系统再次升级,加入了数字孪生技术和大场景扫描重建技术。通过高精度的人工智能视觉追踪系统,实时采集演员的位置和姿态数据,实现虚拟特效与真实表演的完美融合。同时,AIGC技术也将首次应用于春晚,通过智能生成的视觉特效增强舞台表现力,让古籍、古画中的人物“动起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此外,今年春晚还创新性地采用了分布式精准扩声技术和云上多视角拍摄系统。通过30台相机阵列组成的拍摄系统,以“演播厅天空环绕视角”对演员表演进行拍摄,利用AI算法生成3D点云数据,重建3D模型,为观众呈现立体感十足的视觉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晚首次推出无障碍转播,视障人士可通过云听、央广网在线收听,听障人士可在央视新闻、央视频观看听障版转播,体现了对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
全球传播创新
在国际传播方面,CGTN英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俄语频道以及82种语言对外传播平台将联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900多家媒体对春晚进行直播和报道。总台还首次联合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阿拉伯国家广播联盟、非洲广播联盟、欧洲新闻交换联盟和拉美新闻联盟等全球五大新闻联盟推介总台春晚,进一步扩大了春晚的国际影响力。
2025年春晚不仅是一场文艺演出,更是一次科技创新的集中展示。通过融合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春晚正在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为全球华人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视听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