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千年古佛遇上现代科技,文旅融合新体验
乐山大佛:千年古佛遇上现代科技,文旅融合新体验
2025年2月,乐山大佛景区迎来了一批批游客,他们不仅是为了瞻仰这座世界文化遗产,更是为了体验一场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文旅盛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不仅是佛教文化的象征,更成为了连接历史与现代、文化与科技的桥梁。
科技赋能:VR体验让千年古佛“活”起来
2024年9月,乐山大佛博物馆推出了《凌云探秘》VR大空间沉浸式体验项目,这是全国首个采用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和摄影测量技术,对乐山大佛及其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数字化采集的VR项目。通过虚幻引擎的强大渲染能力,项目团队将乐山大佛的每一个细节都以惊人的精度还原到虚拟世界中。
在《凌云探秘》中,观众将戴上高分辨率VR头显,开启一段奇妙的旅程:见证大象阁的崛起,近距离观察大象阁的建造过程,感受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探索藏经洞的奥秘,进入神秘的藏经洞,揭开大佛内部结构的谜团;追溯弥勒信仰的足迹,深入了解弥勒信仰在西南丝绸之路的传播历史;感受大佛的恢弘气势,亲历大佛初建成时的壮观景象,领略古代工匠的优秀创造力。
文化创新:非遗展演让千年文化焕发新生
2024年国庆期间,乐山大佛景区及周边举办了为期7天的非遗展演活动,以“非遗逛街·乐山好耍”为主题,通过非遗巡游、非遗快闪等形式,让传统文化以更年轻、更时尚的方式呈现。
10月1日晚,一场盛大的非遗巡游在乐山老城区举行。巡游队伍从铁牛门古城门前出发,沿途经过小十字路口、土桥街、高北门丁字路口、嘉定南路、大曲口文化广场等地,最终到达下观音路口。巡游队伍由500余人组成,包括25位鼓手奏响的铿锵鼓乐,以及沐川草龙、峨眉莲箫、峨边彝族民歌、金口河三雄夺魁、夹江秧歌、五通桥龙舟、峨眉武术、马边苗族芦笙舞等13个国省市非遗方阵。
巡游中,依次看到了栩栩如生的沐川草龙方阵、打法多样的峨眉莲箫、悦耳动听的峨边彝族民歌、兼具竞技观赏性的金口河三雄夺魁、灵活俏皮的夹江秧歌、传承千年的五通桥龙舟、刚柔相济的峨眉武术、随性而跳的马边苗族芦笙舞等13个国省市非遗方阵紧随其后,以各自新颖的方式亮相。载歌载舞,展示着当地丰富多彩的非遗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非遗快闪活动则在乐山高铁站、乐山大佛文化广场、乐山大佛北门广场、张公桥美食街、上中顺特色文化街区、苏稽古镇等地展开,每天定时定点组织4-6场、每场约30分钟的乐山特色非遗快闪表演,让游客在不经意间就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服务升级:智慧旅游让游览更便捷
乐山大佛景区在2023年接待游客623.8万人次,同比增长56.2%。为了提升游客体验,景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完工投运南游客中心停车场、博物馆停车场、花湖湾停车场,新增停车位3182个
- 首次实现观光车运营南北主线贯通,解决旅游旺季停车难和交通拥堵问题
- 持续深化最“嘉”旅游景区建设专项行动,打造智慧旅游服务措施
- 春节期间,景区还推出了“大佛先锋”花式宠客服务,设置17个志愿服务点,提供旅游咨询、票务预订、停车引导、扫“乐智游”二维码旅游推介、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文明旅游劝导等文旅综合志愿服务
哪吒文化与乐山大佛的奇妙相遇
虽然乐山大佛景区没有直接的哪吒文化元素,但哪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广受欢迎的神祇,与乐山大佛所代表的佛教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哪吒之魔童闹海》等现代动画电影中,哪吒的形象被重新诠释,展现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奋斗精神,这与乐山大佛所蕴含的“心存善念,普渡众生”的佛教理念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
游客可以在游览乐山大佛时,通过VR体验了解古代工匠的智慧,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非遗巡游中,欣赏到峨眉武术等传统艺术,体验到传统文化的活力;在智慧旅游服务中,感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这些都为哪吒文化与乐山大佛的结合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乐山大佛景区正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便捷、有趣的游览体验。无论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学者,还是追求新潮体验的年轻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