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数字城市建设成果赛颁奖,多个交通应用成果获奖
首届数字城市建设成果赛颁奖,多个交通应用成果获奖
今天(3月31日),以“科创上海 数字建设”为主题的上海市第一届“数建杯”数字城市建设成果赛颁奖礼暨数字城市建设发展论坛在上海科学会堂举办。本次活动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主办,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协会主承办。
本届大赛吸引了200多家单位、480个项目参赛。参赛项目覆盖铁路、轨道交通、机场、港口、公园、高端制造等近20个领域,基本涵盖数字城市建设的全范围,全流程。AI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先进数字技术表现亮眼,其中尤以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代表的基础性数字技术的应用成果最为突出。
经预赛、复赛、总决赛,最终轨道交通全生命期数字化工程模型(BIM)数据共享与集成应用、上海港智慧指挥中心、上海浦东机场T3航站楼地下工程全场景BIM应用研究与实践等6个项目获特等奖。同时评选出9个一等奖、12个二等奖,以及数字城市建设“领军英才”10人、“技术能手”20人。
本届大赛总决赛27个获奖项目中,有11个交通应用成果获奖。下面为大家介绍几个项目:
特等奖项目:轨道交通全生命期数字化工程模型(BIM)数据共享与集成应用
该项目通过BIM、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轨道交通数字孪生体,建立地铁“数字底座”,运用于设计、施工、运维等全生命期管理,助力实现管理对象数字化、管理业务数字化。在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工程全过程中的实践应用,有效提升了设计、建设质量与运营服务水平。
特等奖项目:上海港智慧指挥中心
上海港智慧指挥中心融合应用数字孪生、机器视觉、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构建数以百万计的智能孪生体。实现港口全域从码头泊位、堆场、道口到桥吊、轨道吊、自动引导车等全要素、全流程一体化实时监控。同时兼具全港生产作业态势推演、运行评估、异常预警等功能,信息更新速度不超过1秒,达到所见即所得的实用效果。
特等奖项目:上海浦东机场T3航站楼地下工程全场景BIM应用研究与实践
项目基于BIM技术,开展特大超深地下工程全流程、工序级、分层式BIM体系研究和应用,为浦东机场T3航站楼地下交通枢纽工程形成应用类、数据类、网络安全类等多套数字化建设标准与管理办法。通过BIM优化,降低成本、提高设计质量,全面提升工程的建设管理效能。
一等奖项目:北横通道新建工程BIM全生命周期应用
北横通道新建工程将BIM技术应用贯穿设计、建设和运维全过程,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AI、大数据等技术搭建全生命周期协同管理平台,集成工程建设全过程信息。通过可视化交互,打破沟通壁垒,实现各参与方协同交流与信息共享,并形成一套完整数字资产移交运营单位开展针对性的管养业务,打通建设向运营信息转移壁垒。
论坛由数字城市建设发展主论坛,基础设施、建筑工程和数字孪生及国产软件3个专题论坛组成,就数字设计助力行业发展新动能、数字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思考与实践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部分来源: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