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面包带头告别脱氢乙酸钠,食品行业迎来新变革
桃李面包带头告别脱氢乙酸钠,食品行业迎来新变革
“面包第一股”桃李面包近日宣布,自今年10月起,其所有产品将不再添加脱氢乙酸钠。这一决定不仅响应了国家即将实施的新版食品添加剂标准,也体现了企业对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的高度重视。
什么是脱氢乙酸钠?
脱氢乙酸钠是一种常见的食品防腐剂,化学式为C8H7NaO4,呈白色或近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略带特殊味道,易溶于水和某些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耐光、耐热性。因其广谱抗菌能力,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可延长食品保质期并防止霉变。它对多种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尤其适用于酵母菌和霉菌的控制。
新版标准为何要限制使用?
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将于2025年2月8日实施,其中对脱氢乙酸钠的使用做出了重大调整:
- 删除了其在淀粉制品、面包、糕点及烘焙食品馅料等食品中的使用规定
- 将腌渍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从1克/千克调整为0.3克/千克
这一调整基于多方面考虑:
安全性考量:尽管脱氢乙酸钠属于低毒防腐剂,但长期摄入可能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表现为肝肾功能性减弱,惊厥、颤抖等,还可能会引起体重的减少和慢性肺水肿。
消费习惯变化:随着烘焙食品消费量的增加,需要重新评估其中的食品添加剂含量,以确保不会超过安全限值。
国际趋势: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已对脱氢乙酸钠的使用做出限制,我国的标准调整也是为了与国际接轨。
行业反应与消费者态度
面对新标准的出台,食品行业迅速做出反应。除了桃李面包外,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盐津铺子、达利园、盼盼等品牌也表示正在逐步替换产品配方。
消费者对这一变化普遍表示支持。在社交媒体上,许多网友表示将“避雷”含有脱氢乙酸钠的产品,甚至将添加该物质的面包戏称为“夺命面包”。这种反应反映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以及对健康饮食的追求。
未来发展方向
面对脱氢乙酸钠的使用限制,食品行业正在积极寻求替代方案。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尝试生产中短保质期的面包糕点,保质期从180天缩短到30-60天,并推动糕点饼干、果干果脯等品类升级。例如,牛乳嫩吐司、无边嫩吐司等产品,已经开始采用肉类生物防腐技术,使用天然蔗糖发酵物、乳清发酵物来替代化学添加剂。
专家表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需要在安全性和实用性之间找到平衡。虽然脱氢乙酸钠在合理使用范围内是安全的,但考虑到现代人饮食结构的变化,限制其使用是明智之举。这也将推动食品行业向更健康、更安全的方向发展。
结语
桃李面包带头告别脱氢乙酸钠,不仅是对新标准的积极响应,更是对消费者健康负责的表现。这一举措将推动整个食品行业重新思考添加剂的使用,促使企业更加注重产品的天然性和健康性。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意味着我们能够吃到更安全、更健康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