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农业丰收:陕西现代农业发展新趋势
科技赋能农业丰收:陕西现代农业发展新趋势
2024年,陕西省在农业科技领域再次交出亮眼成绩单。据国家统计局陕西省调查总队核定,西安市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385.36万亩,单位面积产量371.86公斤/亩,总产量143.3万吨,实现“二十一连丰”。这一成绩的背后,是陕西省在农业科技领域的持续创新和智慧农业的蓬勃发展。
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在西安市临潼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如火如荼。据统计,临潼区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5.2万亩,仅2024年就争取国债资金2.08亿元,推进9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同时,临潼区还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与杨凌示范区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建“粮食工作站”,实施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百千万亩示范方提单产行动,重点打造“吨粮镇”6个、“吨粮村”6个,小麦-玉米“吨半田”试验示范基地2个,建成百亩攻关田20个、千亩示范方10个、万亩示范片5个。
在阎良区关山街道,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现代化农机设备已成为春耕生产的主力军。据统计,西安市全年累计投入各类机具12.6万台件,夏粮收获、秋粮收获均实现100%完成。市农机系统利用“西安数智农机调度平台”,为1500台套小麦收割机、1000台玉米收获机安装北斗定位设备,为“三夏”“三秋”生产的农机具统一调度提供精准、智慧支持。
智慧农业助力产业升级
在杨凌示范区,智慧农业正在为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翅膀。2022年3月25日,央视新闻频道《春天的中国》特别节目以《智慧农业擘画现代农业“新景象”》为主题,通过直播向全国观众展示了杨凌示范区的智慧农业成果。其中,地磁牵引采摘车、番茄智能栽培、营养输送系统等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蔬果品质和产量,也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西安市还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形成了多个百亿级产业链。据统计,西安市已建成乳制品、蔬菜、猕猴桃3条百亿级产业链和花卉、葡萄2条50亿级产业链。同时,西安市还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打造了多个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项目。例如,长安区通过农村深化改革、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以及数字技术应用,成功打造了“田园风光+和美乡村”农旅融合模式。
政策支持与国际合作
陕西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发展,不仅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还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例如,陕西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生物重要性状形成与环境适应性基础研究”等重点专项,涉及14个重点方向。同时,陕西省还积极与上合组织国家开展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科技水平。
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陕西省的农业科技发展正迎来新的机遇。未来,陕西省将继续推进智慧农业、都市现代农业以及农业科技创新,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同时,陕西省还将进一步加强与上合组织国家的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为全球农业科技创新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