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海区:千年桑基鱼塘的现代转型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海区:千年桑基鱼塘的现代转型之路

引用
中文国际
9
来源
1.
https://caijing.chinadaily.com.cn/a/202408/17/WS66c0207ca310bd319a9559fe.html
2.
https://economy.southcn.com/node_550560ee2a/be5688dce4.shtml
3.
https://www.sohu.com/a/674919902_161794
4.
https://hunan.ifeng.com/c/8c5qfp6cU3i
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081811
6.
http://dfz.gd.gov.cn/index/dqyj/content/post_4237091.html
7.
http://historychina.net/wszl/xlxh/2006-09-29/29812.shtml
8.
https://www.cssn.cn/ztzl/jzz/rwln/wh/lnfw/202209/t20220923_5541481.shtml
9.
https://www.resci.cn/CN/10.18402/resci.2021.02.11

在佛山市南海区西樵山下,一片片规整连片的鱼塘在阳光照耀下泛着金光,这里是珠三角地区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桑基鱼塘,也是岭南水乡文化的活态博物馆。

01

千年传承:桑基鱼塘的生态智慧

桑基鱼塘,这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模式最早可追溯至宋朝。当时,珠三角地区的先民们为了抵御洪水,开始修筑堤围,逐渐形成了“桑叶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桑”的良性循环系统。这种生态农业模式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还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使珠三角成为全国重要的蚕桑和渔业产区。

02

现代转型:从传统农业到国家级产业园

2022年,南海区获批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这是广东省首个淡水鱼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园以九江、西樵和丹灶三个镇为创建范围,涉及面积422平方公里,以淡水鱼为主导产业,养殖面积达到10.67万亩,产量16.62万吨,占南海区淡水鱼产业的80%以上。

03

创新驱动:全产业链升级与数字化转型

在产业园的带动下,南海区的渔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一方面,通过全域养殖池塘改造提升五年行动,南海区已立项改造鱼塘2.94万亩,培育出佛山市级以上水产龙头企业12家,30亩以上养殖户达570户。另一方面,园区还通过搭建8个科研平台,推动技术体系升级;建成3个水产数字平台,加快建设南海数智渔业综合服务平台。

04

政策支持:打造现代农业强区

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南海区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

  • 整合地方财政资金3.09亿元,撬动社会资金21.11亿元投入园区建设
  • 配套建设用地231.5亩,集约农用地6025亩
  • 从财政金融、用地、科技、品牌等方面全方位强化现代农业要素保障
05

多重效益:经济、生态与文化的和谐统一

南海区的现代农业发展不仅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还产生了多重社会价值:

  • 2022年园区淡水鱼养殖面积10.92万亩,产量达19万吨,渔业产值超40亿元
  • 园区内形成淡水鱼新型经营主体78家,带动新增淡水鱼产业就业1万多人
  • 2023年园内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9%
  • 水产品及制成品远销东南亚、北美等地区

南海区的实践证明,传统农业模式与现代农业技术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通过创新和改革,千年桑基鱼塘正在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