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赋能贵州“快递进村”:创新突破与未来展望
大数据赋能贵州“快递进村”:创新突破与未来展望
近年来,贵州省在推进“快递进村”工程中积极创新,特别是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通过建设“通村村”农村出行大数据服务平台,贵州省不仅优化了农村物流体系,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现状与挑战:快递进村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根据贵州师范大学法学院的调研数据显示,贵州省农村地区快递服务仍面临诸多挑战。52%的村民所在村落没有快递点,41%的村民所在村落仅有1个快递点。在快递点距离方面,仅有17.67%的村民表示其从家到快递点的距离为1公里以内,32.33%的村民表示从家到快递点的距离为1-3公里,其他村民则需要前往距家3-5公里甚至是五公里以上的镇上领取快递。
此外,贵州省农村快递智能化水平较低。51%的村民仍通过传统短信方式领取快递,经常发生乱拿、错拿快递的状况。虽然有28%的村民使用菜鸟APP,但该平台主要适用于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贵州省自主开发的“一码贵州”和“通村村”APP使用率仅为5%和6%,普及范围有限。
创新突破:大数据赋能农村物流
为解决农村物流难题,贵州省创新推出了“通村村”农村出行大数据服务平台。该平台于2016年12月开始在全省推广应用,截至目前已建成8600余个村级服务站点,初步形成了农村出行和物流网络格局。
“通村村”平台是全国首个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精准对接农村客货运需求和社会运输能力的网络服务平台。农村群众可通过手机APP或到村级服务站联系,享受便捷的出行和物流服务。该平台通过人车联网,实现出行需求与运力供给信息实时共享与精准匹配,农村群众出行平均候车时间由原来的2个小时降低到30分钟,农村地区客运车辆实载率从平台上线前的56%上升到80%以上。
此外,该平台还强化了农村客货运输的安全监管。监管部门能够对运行的客运、货运车辆行驶速度、驾驶人员信息等进行实时监管,有效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例如,雷山县自平台试用以来,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起数降低了50%。
未来展望:政策引领下的农村物流新蓝图
贵州省邮政管理局联合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提出到2027年,全省支持的重点县(市、区)达30个及以上,建制村设立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站点配送方式汽车化率、站点周五班配送频次达到80%以上。
为实现这一目标,贵州省将强化资金保障,对纳入客货邮融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县给予每县约800万元奖补资金。同时,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8项指标被列入考核标准,占考核分值的30%。
贵州省在“快递进村”方面的创新实践,为全国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仅优化了农村物流效率,也提升了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随着相关政策的深入实施,贵州省的农村物流体系有望实现全面升级,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