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鱼胆有毒!小心别再迷信偏方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鱼胆有毒!小心别再迷信偏方了

引用
科普中国网
7
来源
1.
https://piyao.kepuchina.cn/h5/rumordetail?id=AYDZ
2.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5-02-07/doc-ineirsef3389308.shtml
3.
https://finance.sina.cn/2025-02-11/detail-inekanhk2846605.d.html?vt=4&cid=76675&node_id=76675
4.
https://www.ningguo.gov.cn/OpennessContent/show/2926598.html
5.
https://www.cfs.gov.hk/sc_chi/multimedia/multimedia_pub/multimedia_pub_fsf_40_04.html
6.
http://www.hncdc.com/html/web/education/jiankangtishi/5475.html
7.
http://www.csfish.org.cn/article/2190

近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连续接诊两例因生吞鱼胆而导致急性肾衰竭和肝衰竭的患者,再次敲响了鱼胆食用安全的警钟。

01

真实案例:生吞鱼胆险丧命

春节期间,湖北咸宁的吴女士在制作腊鱼时,误信鱼胆能治病的偏方,就着白酒生吞了一颗鱼胆。不久便出现呕吐、腹泻、头痛、头晕等症状。送医后,她的病情急剧恶化,被连夜转诊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生检查发现,吴女士已出现急性肾衰竭、肝衰竭,并伴有凝血功能障碍。经过紧急抢救,3天后,吴女士终于脱离生命危险,并于2月3日康复出院。

无独有偶,除夕当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又收治了一例来自武汉新洲的鱼胆中毒患者。据了解,谢某同样是因为听信鱼胆能治病的偏方,生吞了鱼胆,随后出现呕吐、腹泻。在当地医院接受多次洗胃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他被紧急转诊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生判断,谢某属于典型的鱼胆中毒引发的急性肝衰竭。经过救治,谢某成功脱险,于2月4日康复出院。

02

鱼胆为何如此致命?

鱼胆即鱼的胆囊,位于鱼类躯干部腹侧,主要用于容纳鱼类肝胰脏分泌的胆汁,起消化作用。鱼胆胆汁含有多种毒素,包括胆酸、牛黄胆酸、氢氰酸、水溶性鲤醇硫酸酯钠、组胺等多种毒素,其中毒性最大的是鲤醇硫酯钠,其毒性比同剂量的砒霜还大。

研究表明,我国共有12种胆毒鱼类,包括草鱼、青鱼、鲢、鳙、鲤、鲫、团头鲂、鲮、翘嘴鲌、拟刺鳊鮈、赤眼鳟、圆口铜鱼。这些鱼类的胆汁均具有一定的毒性。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毒素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加热、烹煮或酒精都无法破坏这些毒素,因此即便将鱼胆蒸熟食用或是用酒冲服鲜鱼胆,仍可能导致中毒。

03

鱼胆中毒的表现

鱼胆中毒后,发病速度很快,潜伏期为半小时到6小时左右。中毒症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 胃肠道症状:最早出现的症状,通常在食用后1-14小时内,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2. 肝肾损害:数小时后可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乏力、肝区疼痛、少尿、无尿、面部及双下肢水肿、腰痛等症状。肝脏病变可导致黄疸,谷丙转氨酶增高;肾脏病变可导致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能衰竭。

  3. 多器官功能障碍:随着病情进展,可累及心脏、神经系统等,出现血压波动、皮肤黏膜出血等症状。重度中毒患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休克,危及生命。

04

破除偏方:鱼胆不能治病

在传统观念中,鱼胆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青鱼胆,消目赤肿痛,吐喉痹痰涎”。民间也有偏方认为生吃鱼胆能去火、清肝、明目。因此许多群众深信鱼胆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等药效,遇到“红眼(结膜炎)”、喉痛、皮肤瘙痒等疾患,即吞服鱼胆以治病。

但事实上,这些说法缺乏科学依据。研究显示,鱼胆的毒性远大于其所谓的药效。即便是作为中药使用,鱼胆也需要经过严格的炮制和配伍,单独生吞鱼胆不仅不能治病,反而可能导致严重中毒。

05

如何预防鱼胆中毒?

  1. 彻底清理:在处理鱼类时,务必彻底清除鱼胆。如果不慎将鱼胆弄破,应立即将沾染胆汁的鱼肉切掉。若鱼胆污染范围较大,为确保安全,建议将整条鱼丢弃。

  2. 避免食用:不要尝试食用任何鱼类的鱼胆,即便是蛇胆、熊胆等,也需经过特殊处理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随意食用。

  3. 注意个人防护:在处理鱼胆时,要防止胆汁溅入眼睛。如果不慎接触,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4. 加强科普宣传:特别是在农村及偏远地区,要加强对鱼胆中毒知识的普及,破除迷信,让人们认识到生吞鱼胆不仅不能治病,反而可能致命。

临近元宵佳节,家人朋友相聚免不了海鲜大餐。在此提醒大家,鱼鲜虽美味,食用有禁忌,安全放首位,千万勿侥幸。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