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随心动·放歌青春”:用歌声疗愈心灵的科学探索
“音随心动·放歌青春”:用歌声疗愈心灵的科学探索
2024年10月2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歌手大赛在长春艺术中心拉开帷幕。这场以“音随心动·放歌青春”为主题的比赛,不仅是一场音乐的盛宴,更是一次对心理健康关注的深刻探讨。选手们用歌声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的反思,让每一位在场的观众都陷入深思: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该如何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心理健康?
音乐疗法:科学证实的心灵良药
音乐治疗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是集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一种整体性、系统化的治疗手段。整个过程包括音乐、求治者和治疗师三个必须要素,通过音乐体验引发治疗性改变。神经心理学的证据告诉我们,无论求治者来自哪个国度,处于何种文化环境,被赋予什么社会角色,都无法抗拒音乐的力量。
音乐治疗科学地运用音乐与人身心之间的天然纽带,以其奇妙而独特的方式促进人们身体、精神和情感的健康。如今,随着各国专家学者不断的深入研究,音乐治疗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唱歌对心理健康的多重益处
研究表明,唱歌能够减轻压力、增强幸福感、提高免疫力。唱歌时两种激素:脑内啡(Endorphin)和催产素(Oxytocin)悄然释放。音乐治疗专家指出,唱歌如同一种有氧运动,能够让人愉悦,减轻焦虑和压力。
催产素被称为“爱的激素”,在愉悦的氛围中,任何善举、唱歌都能够促使其分泌。此外,催产素还能提升免疫功能,减轻身体疼痛。科学研究表明,参与唱歌表演的人免疫球蛋白A的分泌水平明显增加,有利于身体抵抗力的提升。
音乐疗法的科学原理
对于音乐治疗来说,大脑功能是音乐体验和音乐活动的基础。人脑可以获取知识与智慧,也可以产生喜悦与恐慌。情绪是一种难以系统研究的行为,关于情绪的认知神经科学很晚才出现。多年来,在研究者们不懈的努力下,关于情绪神经基础的研究已逐步成熟。
脑的活动是人体的基本动力,音乐治疗对人体各方面的调节功能都离不开大脑的作用。因此,神经心理学在音乐治疗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在音乐认知加工和音乐情绪加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对音乐的感受主要表现为音乐认知和情绪体验,可采用脑电图、事件相关电位、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等技术来研究这两个方面的脑生理机制。
音乐与现代人的生活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音乐已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通过KTV、线上音乐平台,还是在广场上、家庭聚会中,人们都在用歌声表达情感、释放压力。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帮助人们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正如“音随心动·放歌青春”心理歌手大赛所展现的那样,音乐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界限,触动每个人的心灵。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快乐,更让我们学会了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让我们拥抱音乐,用歌声治愈心灵,让生活因音乐而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