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疫情下的心理重负:压力源与应对之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疫情下的心理重负:压力源与应对之道

引用
百度
12
来源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9779443285113310
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0262886504030394
3.
https://www.un.org/zh/161073
4.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70510
5.
https://www.kecheng.gov.cn/art/2023/1/6/art_1229494548_59048447.html
6.
https://m.ruiwen.com/fangan/6424069.html
7.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0409176/
8.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2/03/1100042
9.
https://www.sinomed.ac.cn/article.do?ui=2021253870
10.
https://rs.yiigle.com/cmaid/1428189
11.
https://www.hangzhou.gov.cn/art/2021/12/17/art_1229285516_59046225.html
12.
https://psych.tjnu.edu.cn/info/1068/2314.htm

新冠疫情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研究表明,疫情期间,不同群体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挑战。例如,一项针对瑞典成年人的研究发现,远程工作者虽然整体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但40岁以下人群的抑郁症状却显著增加。而在需要线下工作的群体中,如义务教育和儿童保育工作者,不仅工作量没有减少,还面临着更高的感染风险和工作不安全感。

疫情期间的主要压力源

以护理实习生为例,他们面临着多重压力。一项针对158名实习护生的调查显示,81.6%的人担心实习期间多次感染,84.2%的人表示实习进度受到影响,74.1%的人感到精神紧张,67.7%的人睡眠质量下降,79.1%的人认为找工作难度增加。这些压力源具有普遍性,反映了疫情期间人们面临的典型心理挑战。

如何缓解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

调整认知,理性应对

面对疫情,调整认知至关重要。比如,不要过度担忧“幻阳症”,要区分可控与不可控因素,专注于自己能掌控的事情,如做好个人防护。同时,要主动获取科学信息,避免盲目相信小道消息。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维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专家建议保持充足睡眠,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可以尝试一些室内运动,如瑜伽、太极拳等。同时,要注意睡眠卫生,避免带着烦恼上床。

寻求社会支持

在疫情期间,社会支持尤为重要。可以多与亲朋好友沟通,分享内心感受。如果感到压力过大,可以寻求专业帮助。许多学校和社区都开通了心理热线,如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专家徐松泉建议可拨打全省统一的心理干预热线:96525。

建立积极心态

要建立正向思维,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反应。可以制定合理的假期规划,增强自我掌控感。同时,要关注身体状况,合理安排生活和学习,避免网络成瘾。

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学校等机构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一些学校建立了四级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通过线上科普、热线咨询、网络疏导等方式全方位提供心理支持。同时,社区也提供了送医送药等服务,帮助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群体渡过难关。

总之,面对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我们需要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采取行动。既要调整自身认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也要充分利用社会支持资源,共同度过这段特殊时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