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启楼:福建土楼的文化瑰宝
承启楼:福建土楼的文化瑰宝
2008年7月7日,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福建土楼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福建省第2个、中国第36个世界遗产。在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中,承启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被誉为“土楼之王”,成为了福建土楼的杰出代表。
历史溯源:81年的匠心建造
承启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高头镇高北村,距县城47公里。这座宏伟的建筑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年),历时81年,直至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才最终建成。据记载,承启楼由高头江姓第十五世祖江集成(1635年-1719年)所建。在建造过程中,天公作美,天气理想,因此当地人也称其为“天助楼”。
承启楼的建造历时半个世纪,凝聚了三代人的心血。它不仅是居住之所,更是一座坚固的防御堡垒。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客家人为了抵御外敌,将住宅建造成一座易守难攻的设防城市,聚族而居。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既体现了客家人对安全的重视,也展现了他们团结互助的精神。
建筑奇观:四环同心圆的巧夺天工
承启楼占地面积5376.17平方米,直径达73米,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客家圆形土楼。整座楼采用四环同心圆布局,外环四层,每层用抬梁式木构架镶嵌泥砖分隔成72开间。楼内共有400个房间,最多时曾居住800余人,现仍居住300余人。
承启楼的建筑结构精妙绝伦,处处体现着古人的智慧。外环楼的出檐距离约两米之远,可以有效防止雨水侵蚀墙体。内廊采用不着地悬挑的柱结构,与后部的步架结构形成牢固的框架体系。这种结构方式,充分展现了闽西南人民的建造智慧。
更令人称道的是,承启楼的布局严格遵循《易经》八卦理论。外环、二环、三环均分为8个卦,外环卦与卦之间的分界线最为明显,底层的内通廊以开有拱门的青砖墙相隔,造型精巧,古色古香。这种布局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也展现了客家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文化传承:客家精神的活化石
承启楼不仅是居住之所,更是一座承载着客家文化精神的城堡。在这里,客家人重视教育的传统得到了充分体现。楼内设有学堂,培养出了众多人才。值得一提的是,附近的侨福楼因出了10多个博士而闻名,被誉为“博士楼”,展现了客家人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2016年,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的上映,让承启楼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电影中,椿的家就是以承启楼为原型设计的。这座古老的建筑,以其独特的魅力,激发了现代人的创作灵感,成为了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保护与传承:让文化遗产焕发新生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永定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06年,编制了《永定客家土楼保护规划》。2008年,根据世界遗产中心的要求进行了修编,形成《福建(永定)土楼保护规划》,并经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实施,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杰出项目奖。
近年来,永定区争取并下达各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5亿元,不断加大对土楼保护维修力度。已完成了五云楼抢险加固,振成楼加固维修,承启楼、五云楼一期、奎聚楼、集庆楼、振福楼、侨福楼等土楼的保护维修工程。
旅游攻略: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交通:从龙岩市区出发,可乘坐汽车前往承启楼,价格10-15元,车程约1.5小时。建议提前在公众号“龙洲e行”购票,出发地选择龙岩客运站老站,终点选择承启楼。
门票:50元/人,建议游览时间2小时。如果想登楼参观,需要额外支付10元。
住宿:景区内住宿选择较多,淡季价格约100元。推荐住在承启楼内,体验最纯正的客家生活。
美食:景区周边有众多客家风味餐厅,推荐尝试白切鸡、芋泥包、牛肉丸汤等特色美食。
最佳游览路线:承启楼→侨福楼→世泽楼→五云楼。其中,世泽楼与承启楼形成“方圆一线天”的独特景观,是拍照的绝佳位置。
承启楼,这座历经300多年沧桑的建筑,见证了客家人的奋斗历程,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它不仅是福建土楼的杰出代表,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可以领略到建筑的精妙。无论是文化探索,还是休闲度假,承启楼都是一个值得一去再去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