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扬雄自嘲到文化符号:“雕虫小技”的前世今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扬雄自嘲到文化符号:“雕虫小技”的前世今生

引用
澎湃
9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062114
2.
https://m2.allhistory.com/detail/592415b455b54278ac0028b1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B%95%E8%99%AB%E5%B0%8F%E6%8A%80/818454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VM3OOHC0553FV3Z.html
5.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B%95%E8%9F%B2%E5%B0%8F%E6%8A%80/818454
6.
https://m.voc.com.cn/xhn/news/202309/18755451.html
7.
https://famous.a8z8.com/hanchaorenwu/yangxiong.html
8.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08/17/30696644_1128277969.shtml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423/14/7108612_1121223207.shtml

“雕虫小技”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西汉文学家扬雄的《法言·吾子》。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他的一生经历了从辞赋创作到哲学研究的重大转变,而“雕虫小技”这个成语,正是这一转变的重要见证。

01

扬雄的生平与思想转变

扬雄出生于公元前53年,自幼好学,酷爱读书。唐代诗人卢照邻曾形容他:“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40岁前,扬雄一直在蜀中专心求学,师从蜀中名师严君平学习《周易》《老子》和《庄子》,拜林闾翁孺为师学习文字之学。

40岁左右,扬雄在蜀人杨庄的举荐下入京为官,被任命为黄门侍郎。然而,他的官职一直不高,最高只做到秩比二千石的中散大夫。扬雄并未因此消沉,而是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中。他先后模仿《周易》写下《太玄》,模仿《论语》写了《法言》,还写成了记录全国各地语言的著作《方言》,开中国乃至世界方言学研究之先河。

02

“雕虫小技”的起源

“雕虫小技”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扬雄的《法言·吾子》中。当有人问扬雄年轻时是否喜欢作赋时,他回答说:“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这里的“雕虫篆刻”指的是辞赋创作,扬雄认为这是年轻人的游戏,成年人不应沉溺于此。

03

成语的演变与文化内涵

随着时间的推移,“雕虫小技”逐渐演化为泛指一切微不足道的技能,或卖弄文字技巧的行为。在古代,“雕虫”最早指的是书法,这里的“虫”并非指代真实的昆虫,而是“秦书八体”之一的虫书。虫书以其独特的字形和装饰性,给人以深刻的视觉印象。这种书体的字形仿佛虫鸟交织,既有文字的抽象性,又有形象的具象性,是一种极具艺术魅力的书写形式。

04

现代意义

在当今社会,“雕虫小技”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虽然它所指代的具体技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仍然具有重要意义。“雕虫小技”其实也是提醒我们,要尊重每一种技能和劳动。无论是高端的科学技术,还是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技艺,都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我们应该摒弃偏见和歧视,以平等和包容的态度,看待每一种技能。

05

结语

“雕虫小技”这个成语,从扬雄的自谦之词,演变为形容微小技能的常用语,再到提醒人们保持谦虚、尊重劳动的文化符号,其内涵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凝结了中华民族谦逊、包容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细细品味和践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