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习得性无助到积极心理学:应对压力的新思路
从习得性无助到积极心理学:应对压力的新思路
一个偶然的发现,改变了心理学的发展方向。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在实验中发现了"习得性无助"现象。然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多年后,他5岁女儿的一番话,让他从"习得性无助"的研究转向了积极心理学,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分支。
从习得性无助到积极心理学
赛里格曼最初因研究"习得性无助"而闻名。在一次实验中,他发现当动物在一段时间内受到无法控制的电击后,即便后来有机会逃脱,它们也不会尝试。这种现象被命名为"习得性无助",并被应用于解释人类的抑郁状态。
然而,1996年的一天,赛里格曼与5岁女儿尼奇在花园播种时的一次对话,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尼奇对他说:"爸爸,你还记得我五岁生日吗?我从三岁到五岁一直都在抱怨,每天都要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当我长到五岁时,我决定不再抱怨了,这是我从来没做过的最困难的决定。如果我不抱怨了,你可以不再那样经常郁闷吗?"
这番话让赛里格曼深受触动。他意识到,心理学不应该只关注人的缺点和问题,更应该关注人的优势和潜能。于是,他开始系统地研究积极心理学,并在1998年的美国心理学会年会上提出了"塑造人类优势:心理学的遗忘使命"这一重要命题。
积极心理学:一门关注优势的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最大的不同在于其研究重点。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心理问题和疾病,试图理解和解决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而积极心理学则将焦点放在人的积极品质上,研究如何发挥人的优势,提升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包括:
- 关注积极情感体验,如喜悦、感恩等
- 研究积极人格特质,如乐观、自信、坚韧等
- 强调社会组织系统对个体的积极影响
- 倡导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如何运用积极心理学应对压力
在当今社会,压力无处不在。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有效应对压力的方法:
1. 培养积极情感
研究表明,积极情感能够拓宽人的思维,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培养感恩、希望、乐观等积极情感,可以有效提升应对压力的能力。
2. 识别和发挥个人优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潜能。积极心理学鼓励人们识别自己的优势,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这不仅能提升自信心,还能在面对压力时找到更多的解决途径。
3. 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应对压力的重要资源。通过建立和维护社会支持网络,可以在遇到困难时获得帮助和鼓励。
4. 心理资本的培养
心理资本包括自信、希望、乐观和韧性等心理素质。通过系统训练,可以提升这些心理素质,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
5. 职业规划和技能培训
对于职场人士来说,明确的职业规划和持续的技能培训不仅能提升工作能力,还能增强面对职业压力时的自信心。
积极心理学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中,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以高校辅导员为例,他们面临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的困境。研究显示,通过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如培养积极情感、识别个体优势和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可以显著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
对于大学生而言,积极人格的培养更是至关重要。积极心理学强调的乐观、自信、坚韧等特质,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业压力,还能促进其全面发展,为其未来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积极心理学不是盲目乐观,而是倡导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它教会我们,每个人都有改变的力量,都有克服困难的能力。正如赛里格曼所说:"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将我们的优势投入到富有挑战的工作中,来自于人际关系的培养,来自于为超越个人的目标而奋斗。"
在这个充满压力的时代,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一把钥匙,帮助我们开启内心的潜能,找到应对压力的有效方法。让我们一起学习运用积极心理学,培养积极心态,迎接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