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加坡熟食中心:百年味道的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加坡熟食中心:百年味道的传承

引用
澎湃
11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864817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NNG5MBM05148HD5.html
3.
https://www.sohu.com/a/433204304_744394
4.
https://m.163.com/dy/article/G419PION0544BBUD.html
5.
https://m.163.com/dy/article/JCAA860P05371E5Q.html
6.
https://new.qq.com/rain/a/20210220A07D2G00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0%8F%E8%B2%A9%E4%B8%AD%E5%BF%83
8.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4883
9.
http://www.iutou.cn/repository_detail.html?id=103694
10.
https://www.agoda.com/zh-cn/travel-guides/singapore/discover-singapore-hawker-center-hopping-a-foodie-adventure/
11.
https://www.zaobao.com.sg/zopinions/editorial/story20201218-1109719

2020年12月,新加坡小贩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成为新加坡首个获此殊荣的文化项目。这一消息不仅让新加坡人倍感自豪,也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这个独特的文化现象——熟食中心。

01

从街头到殿堂:熟食中心的百年变迁

新加坡的熟食中心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当时,为了整治街头无牌小贩带来的卫生和交通问题,政府开始兴建集中式的露天饮食场所。这些早期的小贩中心条件简陋,但为摊贩们提供了一个合法经营的场所。

1960年代至1970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加坡政府进一步推动小贩中心的建设。这一时期,配备了厨房、水龙头等基础设施的小贩中心陆续建成,不仅改善了卫生条件,也为摊贩提供了更好的经营环境。截至2016年,新加坡已有两个设于小贩中心的摊位——“香港酱油鸡饭·面”和“大华猪肉粿条面”——获得米其林星奖的认可,标志着熟食中心从街头小吃走向国际美食舞台。

02

百年老店的传承故事

在新加坡的熟食中心里,有许多传承了几代人的摊位,它们不仅是美食的代名词,更是新加坡历史的见证者。

在芽笼士乃巴刹与熟食中心,有一家名为南生的云吞面摊,由梁奶奶经营。这位90岁高龄的老人每天凌晨4点半就会起床去市场采购食材。尽管已经雇用了员工协助,但她仍坚持亲自处理一些杂务。令人惊叹的是,她一次能记住多达10个顾客的点单,展现了惊人的记忆力。梁奶奶流利地在英语、普通话和广东话之间切换,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成为熟食中心里的传奇人物之一。

在中峇鲁市场,有一家名为“Koh Brother Pig”的猪杂汤摊位,由Thomas继承经营。这个摊位始于1955年,是Thomas的祖父白手起家创立的。当祖父决定退休时,Thomas选择接管摊位,传承家族手艺。“我决定接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不想让祖父63年前的创业成果付之东流。”Thomas说。

03

熟食中心的现代意义

在当代新加坡,熟食中心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餐饮场所,成为社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不仅是人们解决日常饮食的地方,更是邻里间交流互动的公共空间。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们在这里相遇、交谈,分享着生活的点滴。

在疫情期间,熟食中心的摊贩们展现出了团结互助的精神。潮州金记卤鸭的小贩Melvin发起了一个名为“Hawkers United - Dabao 2020”的Facebook群组,旨在帮助摊贩联系客户,安排外卖订单和送货服务。这个社群迅速壮大,吸引了近30万名成员加入,不仅帮助许多摊贩度过了难关,也促进了社区的凝聚力。

04

建筑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新加坡的熟食中心在建筑风格上也颇具特色。它们大多建在组屋区或交通枢纽附近,采用开放式设计,配备吊扇和彩色桌椅。这种设计不仅适应了热带气候,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用餐氛围。

位于市中心的老巴刹美食广场是最具历史意义的建筑之一。这座拥有120多年历史的建筑由苏格兰钢架铸成,是东南亚最古老的维多利亚建筑之一,如今已被列为国家古迹。麦士威熟食中心则坐落在历史文化街区,与对面的佛牙寺相映成趣。中峇鲁市场的建筑则带有简约的包豪斯风格,如今已成为创意人士的聚集地,周边开设了许多新派咖啡馆、独立书店和唱片店。

05

一个时代的缩影

对于许多新加坡人来说,熟食中心承载着特殊的感情价值。它是儿时的记忆,是成长的见证,是疲惫时的慰藉。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咿呀学语的婴儿、活力四溢的孩童、豆蔻年华的青年、成熟稳重的成人,以及老当益壮的长辈。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们在这里交汇,共同构成了新加坡多元文化的美丽画卷。

熟食中心的未来令人期待。新加坡政府已经表示将继续支持小贩文化的发展,包括提供培训和资金支持,帮助年轻一代接班。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熟食中心也在不断创新,比如引入移动支付、在线订餐等服务,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新加坡的熟食中心,不仅是美食的集中地,更是新加坡人生活的一部分。它见证了新加坡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历程,承载着新加坡人的集体记忆,也展现了新加坡多元文化的和谐共融。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熟食中心以其独特的魅力,继续书写着新加坡的故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