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德油2号”:中南林科大19年磨一剑,油茶产量翻番达国际领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德油2号”:中南林科大19年磨一剑,油茶产量翻番达国际领先

引用
科学网
8
来源
1.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5/1/536789.shtm
2.
https://rmtzx.sciencenet.cn/mixmedia/a/202501/01/WS6774c32ce4b0cb2d1eed3d37.html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P2G1NM0550CBNY.html
4.
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11193243253289.html
5.
https://www.sohu.com/a/801815698_603694
6.
https://www.hunan.gov.cn/topic/2025slh/slhzs/dw1/202501/t20250117_33567397.html
7.
https://hunan.voc.com.cn/news/202501/21836377.html
8.
http://www.jjckb.cn/20241119/123cb2883e18459a94b73e867fe7e72a/c.html

2024年12月,一项来自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科研成果引发广泛关注:该校研发的“德油2号”系列油茶新品种,单项转化金额高达2700万元。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展示了其巨大的商业价值,更标志着我国在油茶育种技术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01

19年磨一剑,解码油茶基因

“德油2号”的研发之路始于19年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袁德义带领团队,开启了这场漫长的科研征程。项目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油茶二倍体、四倍体全基因组遗传密码的解读工作,这一突破性进展为后续的育种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相当于我们终于看清了油茶的‘前世今生’,”袁德义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有了基因组信息,我们的育种工作不再是‘盲人摸象’,而是可以有的放矢。”

02

技术突破:从“千花一果”到“硕果挂枝”

油茶的产量一直受到花果发育的直接影响。传统油茶品种普遍存在“千花一果”的现象,即开花虽多但结果率低。针对这一难题,研究团队深入研究花果发育机理,开发出花果调控关键技术。

“我们通过调控技术,成功实现了从‘千花一果’到‘硕果挂枝’的转变,”袁德义教授介绍道,“新品种不仅结果率大幅提升,而且果实品质也显著改善。”

“德油2号”还具有树体矮化的特点,这使得其非常适合在南方丘陵山地种植。矮化树体不仅便于管理和采摘,还能提高单位面积的种植密度,进一步提升产量。

03

产量翻番,效益显著

数据显示,“德油2号”系列油茶新品种在丰产期平均亩产茶油可达150斤以上,远高于传统品种的产量。这一突破性成果正在湖南、江西、海南、广东等多个油茶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以前每100斤鲜茶果只能榨出5斤茶油,现在可以产出10斤。”袁德义教授展示了“德油2号”油茶果与传统品种的对比,“新品种不仅果大、皮薄,而且出油率更高。”

这一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吴义强介绍,目前南方地区新建主要经济林产业基地中,有80%以上的品种来自该校培育,已帮助超过100万人口脱贫,为农民增收数百亿元。

04

专家背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曹福亮、柏连阳等15位专家组成的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在油茶高产品种创制和花果调控关键技术等方面具有显著创新,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从理论创新到技术突破,这一成果为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品种和新技术,”曹福亮院士高度评价道,“建议进一步加大品种和技术的应用推广力度。”

展望未来,袁德义教授表示,团队计划在3年内培育出亩产茶油超200斤的新品种,并期望在5至10年内培育出果可榨油、花可观赏、叶可制茶的多功能油茶新品种。

这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不仅将推动我国油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更有望为解决国家食用油供给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