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专家推荐:颈椎头晕日常预防法
广州医科大学专家推荐:颈椎头晕日常预防法
“医生,我这个颈椎病啥时候才能好啊?有时甚至连觉都睡不着,苦死我了!”“主任,我的颈椎病又犯了!”在专门治疗颈椎病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师胥海斌的诊室里,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率持续攀升,且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据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专家王兴文介绍,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为15%左右,且逐年增长。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一疾病已悄然年轻化,越来越多的年轻白领、IT从业者成为颈椎病的“新宠”。
颈椎病为何如此“青睐”年轻人?胥海斌主任指出,这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长期伏案工作、频繁使用手机电脑、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在悄然伤害着我们的颈椎。而颈椎病一旦发作,不仅会引起肩颈酸痛,还可能导致头晕恶心、肢体发麻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那么,颈椎病为什么会引起头晕恶心呢?胥海斌主任解释,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颈椎病累及颈部肌群,致使颈部肌肉长时间痉挛性收缩,影响血液循环,产生致病物质;
- 直接刺激、压迫或牵拉头部敏感组织;
- 刺激或压迫颈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影响血管舒缩功能;
- 椎动脉型颈椎病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
面对这一困扰,胥海斌主任推荐了以下六种科学预防方法:
早晚搓揉耳朵及颈脖
每天早晚洗脸时,用毛巾自上而下缓慢搓揉耳朵和脖颈,直到感到温热。这个简单的动作不仅能放松颈部肌肉,还能促进颈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
科学合理用枕
选择合适的枕头对预防颈椎病至关重要。枕头的高度应适中(压缩后约9-10厘米),软硬要适宜,以能支撑颈椎生理曲度为佳。一个好枕头能有效缓解颈椎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注意颈部保暖
无论是寒冷的冬季还是空调房内,都要注意颈部保暖。可以佩戴围巾或穿着高领衣物,避免颈部受凉,影响血液循环。
坚持颈椎操锻炼
每天坚持做颈椎操,可以有效缓解颈部压力。推荐以下动作:面对墙壁一臂距离,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双手撑住墙面,头尽量往后仰,保持脖子不动,做贴墙式俯卧撑,以50个为一组。但需注意,有头晕症状的患者不适合做头部旋转动作。
穴位按摩
经常按摩风池穴、大椎穴、肩井穴、百会穴等穴位,可以有效缓解颈椎病症状。这些穴位分布在颈部和头部,通过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保持正确坐姿
对于需要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群,保持正确的坐姿尤为重要。工作时要使颈肩部放松,保持最舒适自然的姿势。每工作1小时左右,应适当活动颈部,让头颈部向前后左右转动数次,转动时应轻柔缓慢,以达到各个方向的最大运动范围为准。
除了上述方法,专家还提醒,一些流行的“预防神器”和“自疗法”可能存在风险。比如,过度使用颈托可能导致肌肉退变,反而加重颈椎损伤;所谓的“倒头大法”则可能引发头部缺血、眩晕等不良反应,不建议采用。
除了日常保健,适当的颈部运动也是预防颈椎病的重要手段。推荐以下几种科学证实有效的颈部运动:
颈部伸展运动:保持坐直或站立,将头部向一侧倾斜,尽量使耳朵贴近肩膀,保持数秒后恢复原位,重复另一侧。每次10-15次,每天2-3次。
颈部旋转运动:双手放在腰间,头部缓慢向一侧旋转,感觉到颈部肌肉的拉伸感后,再慢慢旋转到另一侧。每次10-15次,每天2-3次。
颈部后仰运动:双手交叉放在颈后,慢慢向后仰头,直到感觉到颈部前方的肌肉被拉伸。每次10-15次,每天2-3次。
颈部抗阻运动:保持坐直或站立,双手抵住前额或后脑勺,用力向前或向后仰头,同时给予适当阻力。每次10-15次,每天2-3次。
专家强调,预防颈椎病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加强颈部肌肉锻炼,注意颈部保暖,都是不可或缺的预防措施。同时,要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长时间看电脑、写字或开车,建议每隔45分钟就起身活动一下,做些简单的颈部伸展运动。
颈椎健康关乎生活质量,预防颈椎病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通过科学的预防方法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我们完全可以远离颈椎病的困扰,享受健康、舒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