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合同签订与履行,这些坑你踩过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合同签订与履行,这些坑你踩过吗?

引用
百度
14
来源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3609891843688436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024929
3.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726522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519654
5.
https://www.kangdalawyers.com/newsdetail_1470.html
6.
https://m.findlaw.cn/zhishi/a1944560.html
7.
https://www.clic.org.hk/cn/topics/businessAndCommerce/setting_up_business_in_Hong_Kong/making_a_business_contract/q2
8.
http://gongbao.court.gov.cn/Details/f67f9b0b21b890493c74e9bfc7f10e.html?sw=
9.
http://sjj.gz.gov.cn/sjb/flfg/content/post_8307860.html
10.
http://www.dinghonglawyer.com/detail.asp?id=266
11.
http://www.nxnews.net/zt/ggflhms/yasf/201903/t20190314_6226306.html
12.
https://www.faxin.cn/lib/syyl/SyylContent.aspx?gid=D307076
13.
http://www.li-partners.com/cn/sys/1057.html
14.
http://sxgy.sxfyw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4/01/id/7738408.shtml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合同签订和履行是关键环节。本文将从合同签订前的风险审查、合同签订时的条款明确以及合同履行中的证据保留等方面,详细介绍如何规避常见的法律风险,帮助企业有效预防合同纠纷的发生,保障自身权益不受损害。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和实用建议,让企业在日常运营中更加从容应对各种潜在的法律挑战。

01

合同签订前的风险审查

在签订合同前,企业需要对合同主体、标的物、定金条款等内容进行仔细审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1. 审查合同主体

合同主体的合法性是合同生效的前提。企业需要审查对方的营业执照、资质等级等,确保其具有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对于非法人单位,需要审查其是否登记取得营业执照或其所从属的法人单位的资格及其授权。对于外方当事人,需要确认其是否合法存在、是否为法人、名称和注册地等信息。对于自然人,需要确认其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对于保证人,需要审查其主体资格的合法性。对于代订立合同的代理人,需要确认其代理身份和代理资格。对于特殊行业的当事人,需要审查其是否具备相应的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或资质。

2. 审查合同标的物

合同标的物是合同的核心内容,企业需要明确约定标的物的质量标准、检测标准、数量计量单位或计量方法等。如果对标的物质量要求很高,还需要约定质量检验标准、检验方法和检验机构,并明确质量异议期限。

3. 审查定金条款

定金条款是保障合同履行的重要手段。企业需要明确定金的种类(如订约定金、成约定金等)、定金的计算比例(不超过合同标的的20%)、定金合同的生效条件(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等。需要注意的是,订金、预付款、保证金等不具有定金条款的担保效力。

4. 审查合同条款的完整性

合同应当包含以下关键条款:

  • 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 标的
  • 数量
  • 质量
  • 价款或者报酬
  • 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 违约责任
  • 合同的解除条款
  • 争议解决的方法

5. 审查合同主体的履约能力

企业需要通过注册资料、公司历史背景、经营状况等信息的调查,了解企业的合法性、公司规模和贸易方式;通过经营状况、财务报表及银行资料、以及支付记录等信息的调查,了解企业的支付款能力和信用习惯;通过对被调查对象的诉讼、抵押及破产等公共信息的调查,了解企业的安全性。必要时可以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尽职调查。

02

合同签订时的关键条款

合同签订时,企业需要确保合同条款的完整性和明确性,避免因条款模糊而引发纠纷。

1. 明确合同主体信息

合同应当明确记载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确保合同主体信息的准确性。

2. 清晰界定合同标的

合同标的应当具体明确,包括标的物的名称、规格、型号等详细信息。

3. 确定合同数量

合同数量应当明确约定,并注明计量单位或计量方法。

4. 明确合同价款或报酬

合同价款或报酬应当明确具体金额,并注明支付方式和支付期限。

5. 约定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合同应当明确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履行方式,避免因履行细节不清而产生纠纷。

6. 设定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条款是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明确约定违约金的计算方式、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定金与违约金不能同时适用,如果约定定金,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只能选择适用定金条款或违约金条款。

7. 约定争议解决方式

合同应当明确约定争议解决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如果选择诉讼方式,还需要明确约定管辖法院。

8. 其他重要条款

根据合同性质和交易特点,还可能需要约定保密条款、知识产权条款、不可抗力条款等。

03

合同履行中的注意事项

合同签订后,企业需要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并注意以下事项:

1. 保留履行证据

企业应当妥善保存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各类证据,包括但不限于:

  • 送货单、收货单等履行凭证
  • 付款凭证、发票等财务凭证
  • 通讯记录、会议纪要等往来文件
  • 履行过程中的照片、视频等影像资料

2. 及时沟通变更事项

如果合同履行过程中需要变更合同内容,应当及时与对方沟通,并签订书面变更协议,明确变更的具体内容和生效条件。

3. 注意履行期限

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避免因迟延履行而承担违约责任。如果因客观原因无法按时履行,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并协商解决方案。

4. 依法行使抗辩权

如果对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企业可以依法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或不安抗辩权,暂停履行自己的义务。

5. 妥善处理合同解除

如果需要解除合同,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及时通知对方,并妥善处理合同解除后的善后事宜。

04

合同纠纷解决途径

如果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纠纷,企业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 和解

和解是指当事人通过协商一致解决纠纷的方式。企业可以与对方进行友好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协议应当以书面形式签订,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纠纷解决方案。

2. 调解

调解是指在第三方的主持下,通过说服教育等方式解决纠纷。企业可以选择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者通过行政调解(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解决纠纷。调解达成的协议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双方应当按照协议履行义务。

3. 仲裁

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根据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裁决的方式。仲裁具有“准司法”性质,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企业如果选择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仲裁条款,包括仲裁机构、仲裁规则等内容。

4. 诉讼

诉讼是指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解决纠纷的方式。如果合同中没有仲裁协议,企业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过程中,企业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拒不履行的,对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5. 管辖权异议

如果对方提出管辖权异议,企业需要根据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及时提出答辩意见。如果合同中约定了明确的管辖法院,企业应当坚持约定的管辖;如果没有约定,企业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提出合理的管辖意见。

05

合同纠纷管辖权异议案例分析

在合同纠纷中,管辖权异议是一个常见的程序性问题。以下是一个涉及涉外合同纠纷管辖权异议的案例:

2015年5月4日,法国公司BY.O与上海豫商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并购财务顾问服务协议》,约定豫商集团聘请BY.O提供并购财务顾问服务。合同第6条约定:“因本协议所引起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任何纠纷或争议,首先通过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进行仲裁解决。若双方对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的仲裁结果无法达成一致,任何一方均有权将争议提交于甲方住所所在地有管辖权的商业法庭以诉讼方式解决。”

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发生纠纷。BY.O向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豫商集团支付服务费及利息损失。豫商集团提出管辖权异议,认为根据合同约定,纠纷应首先通过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仲裁解决。

法院经审理认为,合同中约定了明确的仲裁条款,且该条款符合法律规定,合法有效。尽管合同中还约定了诉讼条款,但该条款因违反仲裁一裁终局制度而无效。因此,法院裁定驳回BY.O的起诉,纠纷应通过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仲裁解决。

这个案例说明,在合同纠纷中,企业需要重视合同中的管辖权条款,确保其符合法律规定。如果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企业应当优先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如果对管辖权有异议,应当及时提出,并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

通过以上分析,企业可以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通过风险审查、条款明确、证据保留等措施,有效预防合同纠纷的发生。一旦发生纠纷,企业也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