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医院建筑设计:如何有效防控院内感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医院建筑设计:如何有效防控院内感染?

引用
搜狐
12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42648789_121798711
2.
https://www.sohu.com/a/747276179_456060
3.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8/18/content_5535492.htm
4.
https://d.wanfangdata.com.cn/thesis/D01401012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302/11/30350201_1019637366.shtml
6.
http://www.sasac.gov.cn/n4470048/n13461446/n14398052/n16460319/n16460370/c16472190/content.html
7.
https://jst.zj.gov.cn/art/2020/2/4/art_1569971_41879796.html
8.
https://www.gov.cn/xinwen/2020-02/06/content_5475438.htm
9.
http://zggrkzzz.ijournals.cn/zggrkzzz/article/abstract/2019-5-416?st=article_issue
10.
https://www.edu.cn/rd/special_topic/zyq/202002/t20200217_1712174.shtml
11.
https://rs.yiigle.com/cmaid/1343783
12.
https://www.nikken.jp/cn/expertise/mep_engineering/kansenshotaisaku.html

随着全球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医院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场所,其建筑设计在感染控制方面显得尤为重要。从设计理念、空间布局、材料选择、通风系统到智能化管理等多方面,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能够有效降低医院内部感染风险,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健康。

01

医院建筑设计的感染防控标准

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综合医院“平疫结合”可转换病区建筑技术导则(试行)》为医院建筑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该导则强调,“平疫结合”可转换病区(以下简称“平疫结合”区)项目的建设,除参考本导则的相关要求外,还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02

建筑设计要素与感染控制

合理布局设计

医院建筑布局需要合理规划功能区域,确保洁污分流、医患分流,避免流线交叉。“平疫结合”区应当选择独立院区或现有院区内相对独立的区域,便于疫情时快速转换。同时,应当严格按照医疗流程要求,做好洁污分流、医患分流规划,确保合理组织气流,避免流线交叉。

通风系统管理

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管理是感染控制的关键环节。后勤主管部门负责集中空调系统的维护、保养、清洁、维修等。部门管理及操作人员应接受医院感染控制、消毒知识的培训;掌握管理知识及技能;掌握防止空气传播疾病和空调系统二次污染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经考核合格后上岗。

在呼吸道传染疾病流行期间,可根据防控需要关闭空调系统回风,采用全新风运行。通风系统的空气过滤器、表面式冷却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应每周定期消毒或更换。

材料选择要求

医院洁净室设计中,建筑装修材料需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无毒、无味,并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墙壁、地面及天花板都需易于清洁和消毒。洁净室内的每一个角落都应设计为易于清洁和消毒,确保医疗操作环境的卫生。

03

实际应用案例

方舱医院设计改造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所属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积极参与武汉市重大应急防疫保障工程——武汉塔子湖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客厅方舱医院建设,成立党员突击队,连夜完成武汉市交给的2所方舱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方案编制工作,获审核专家组高度认可,被武汉市领导要求在全市推广经验。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所属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了“张家口市中医院疫情预备治疗中心装修改造工程”,在突发疫情的情况下10天时间内,完成了医疗领域几乎是医疗流程最复杂、医院感染管理最严格的隔离病区改造,以设计牵头的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创新性的提出了“设计预案-设备采购-设计深化-现场施工-设计优化-施工完善”的工作流程,保证了项目在巨大时间压力下的顺利实施。

应急改造指南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在全面总结浙医一院余杭院区、杭州邵逸夫医院、树兰国际医学中心和台州恩泽医疗中心等几十所大型现代医疗建筑设计经验基础上,集中力量研编了《医疗建筑传染病区隔离应急技术要点及改造指南》,为科学防治疫情蔓延、助力各地应急医院建设积极提供技术支持!

04

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首席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专门撰文《大瘟疫提醒我们要思考什么》,从人居环境建设角度思考改善人居环境中的薄弱环节、调整技术路线、探索新的研究方向等问题,提出了健康建筑、健康社区的设计改进建议,比如,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视角下,如何更好的保护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栖息地,让人和自然生物之间保持宽松的距离和友善的关系,而不是一味的占有和侵扰;比如,在大力推动城市化时应避免过度集中、功能区划和摊大饼式的以往的规划模式,而更应发展组团式,混合功能,更有韧性的簇群结构;比如,在城市更新中更关注城市开放空间的嵌入,更关注社区环境的提升以及体育、卫生和医疗设施的配套水平;在城市治理中更关注各类临时应急设施的配备和预案规划等。

针对医院建筑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于有效启动应急响应体系、及时提供医疗救治服务、减轻疫情危害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所属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医疗科研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杨海宇等多位专家近日积极参与审查《呼吸类临时传染病医院设计导则(试行)》,并撰文呼吁行业深度思考医院设计的“抗疫设计”,提出了“建设传染病大型专科性综合医院”、“在综合医院建设适度规模的传染病诊疗区”、“预留应急场地,配置野战医院模组”、“修订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形成综合医院建设抗疫标准”等四条具体建议,为今后新建和改扩建综合医院建设项目提供“抗疫设计”的解决方案。

此外,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所属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杜志杰、张建斌两位建筑师接受《中国建设报》采访,在《多面“小汤山”:专家建议加强公共卫生防灾规划》中发表专业意见,为医疗建筑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了技术指导。

通过以上分析,医院建筑设计的感染防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未来的医院建筑设计将在智能化管理、新材料应用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医疗安全和患者健康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