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关羽:一位跨越宗教的中华文化符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关羽:一位跨越宗教的中华文化符号

引用
百度
12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C%BD%E8%97%8D%E8%8F%A9%E8%96%A9/7521273
2.
https://m.huxiu.com/article/641585.html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C%BD%E8%97%8D%E7%A5%9E%E9%97%9C%E5%B8%9D/12575681
4.
https://fo.china.com/m/fospecial/jlps/20001257/20210428/25409397.html
5.
https://www.sohu.com/a/479036518_100222951
6.
https://chiculture.org.hk/sc/china-five-thousand-years/2882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7%9C%E7%BE%BD%E4%BF%A1%E4%BB%B0
8.
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11/04-22/2990622.shtml
9.
https://www.chinafolklore.org/web/index.php?Page=3&NewsID=10848
10.
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210332290-1.htm
11.
https://finance.sina.cn/2022-08-22/detail-imizmscv7207301.d.html
1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B3%E7%BE%BD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羽是一位极具特色的宗教人物。他不仅在道教中被尊为“关圣帝君”,在儒教中被誉为“武圣”,在佛教中更是被奉为“珈蓝菩萨”。这种跨越三大宗教的崇拜现象,使得关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

01

三大宗教中的关羽

在道教中,关羽被尊为“协天大帝”“伏魔大帝”“翊汉天尊”等,其形象威武庄严,常被描绘为身着绿袍、手持青龙偃月刀的武将。道教认为关羽具有驱魔除邪的神力,因此在许多道教仪式中,关羽被视为重要的护法神。

在儒教中,关羽因其忠义精神被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关羽的“忠义”形象被历代统治者推崇,成为军人、警察、武师及商人的行业神。商人拜关羽像,昭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遵义守信不背叛承诺。此外,据称关公像朝向大门,既可招财进屋,又可镇守门户,阻挡外邪。日久经后人神化,渐有“武财神”之名。

在佛教中,关羽被奉为“珈蓝菩萨”,是寺院的守护神。最早由玉泉寺僧人将其引入佛教体系,在佛教中象征驱魔止暴的力量。佛教寺院中,关羽常与韦驮菩萨并列,作为左右护法,守护佛法。

02

关羽崇拜的历史演变

关羽的崇拜始于其战死之地荆州。据荷兰汉学家田海的研究,这种崇拜反映了当时一种新兴的崇拜类型,即人们会崇拜那些遭受暴力横死而变成恶鬼的人。唐朝时期,当阳城附近的玉泉寺僧人称关公皈依佛教,是信众的一员,并在寺中为其建造庙宇,和其捆绑,以此提升佛教在拥有本土崇拜的当地居民中的威望。

11世纪,关羽信仰的原型在他的故乡解州逐渐成熟。死后,关羽才作为神重新回到了这片陌生的土地。这里拥有巨大的盐池,是国家重要产盐地和政府重要收入来源,盐交易也形成了稳定而庞大的盐商群体,他们积累起可观的财富,同时忧心于盐池屡遭洪涝灾害将财富稀释。由于民众迷信洪涝的始作俑者是蛟龙,因此驱除邪魔、赶走蛟龙、解除盐池灾变成为关公早期的神祇功能。

在灾难频发、推崇驱邪活动的宋朝,道教科仪专家从“解州盐池除蛟”的传说中提取关公与邪魔战斗的精神内核,将其招募为驱除邪恶力量的“神将”,为自己的仪式加持。在关公声名鹊起的历史中,国家、精英、重要利益集团即便对关公作出了某种程度上的主流解读和利用,也没有改变各地对关公的个体理解,地方社会亦没有盲从于官方的范式。在全国各地,人们对关公仍保有丰富的理解,这让关公发展成备受欢迎的万能神祇,衍生出各种形象(雨神、财神、文士之神)以及武卫伦常、驱魔止暴的特点。

03

文化意义:上层文化与民间文化的互动

关羽崇拜的发展,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上层文化与民间文化的互动关系。正如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汤普森所言,文化传统的形成不仅是对政治经济压力的反应,更受到“道德文化”或“小传统”的影响。关羽的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被重塑和丰富,反映了官方意识形态与民间信仰之间的相互影响。

在唐代,官方崇拜与民间崇拜几乎没有任何接触和关系;从北宋中后期至元代,官方崇拜受到了佛教化和道教化关羽的影响;到明清时期,官方崇拜与民间崇拜都受到了民间文化的影响。这种上层文化与民间文化的互动,使得关羽的形象在保持核心特征的同时,又能适应不同时代的社会需求。

关羽崇拜的普及,也体现了文化传统的动态发展过程。传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存在或快或慢的创造过程。关羽的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被重塑和丰富,反映了官方意识形态与民间信仰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种文化传统的动态发展,使得关羽崇拜能够跨越时空,持续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关羽作为一位跨越宗教界限的神祇,其形象的塑造和发展,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忠义”价值观的深远影响。从一位战死的武将到被三大宗教共同尊奉的神祇,关羽的形象承载了中国人对忠诚、正义、勇敢等美德的追求。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也展现了关羽作为中华文化符号的持久生命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