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张鹏翮《元宵》:古韵今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张鹏翮《元宵》:古韵今赏

引用
百度
5
来源
1.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18863622.html
2.
https://m.gushiwen.cn/shiwenv_c8340a4a025d.aspx
3.
https://www.poemschina.com/show/jZ3MYR.html
4.
https://sou-yun.cn/PoemIndex.aspx?dynasty=Qing&author=62578&type=All&page=11
5.
https://sc.chazidian.com/wenyanwen70969/

元宵灯火九衢开,薰动阳和淑气回。
今夜驿亭高处望,一桥明月照行台。

这首描绘元宵佳节的七言绝句,出自清代著名诗人张鹏翮之手。张鹏翮(1649-1725),字运青,四川遂宁人,是康熙九年进士,曾任刑部主事、河道总督等职。他以廉洁奉公、治河有功而闻名,被誉为“天下廉吏无出其右”。

这首《元宵》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意境优美,意蕴深远。首句“元宵灯火九衢开”直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描绘了元宵节夜晚城市中灯火辉煌的景象。“九衢”指四通八达的道路,这里用来形容城市繁华的街道。一个“开”字,不仅写出了灯火的璀璨,也暗示了节日的热闹气氛。

次句“薰动阳和淑气回”则巧妙地将节日氛围与自然节气相结合。“阳和”指温暖的阳光,“淑气”指温和的气息。这句诗暗示着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来临,温暖的阳光和柔和的春风让人心旷神怡。这种自然景象与节日的喜庆气氛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

第三句“今夜驿亭高处望”则转换了视角,诗人站在驿亭的高处,俯瞰整个城市。这种高处望远的视角,不仅让画面更加开阔,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官员途中歇宿的地方,诗人在这里驻留,或许正准备或刚刚完成一次公务之旅。

最后一句“一桥明月照行台”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将目光聚焦于一座桥上,桥上洒满了明亮的月光,照亮了行台(古代官员出行时的临时住所)。这一景象既美丽又宁静,与前两句的热闹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同时,“行台”一词也暗示了诗人的官员身份,使整首诗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又有对民生的关注。

结合张鹏翮的生平和时代背景,这首诗更显意味深长。张鹏翮生活在清初,正值“湖广填四川”大移民时期。他的父亲张煨亲历了明末清初四川战乱,著有《烬余录》,详细记录了那段历史。张鹏翮本人也曾向康熙帝汇报四川移民情况,对家乡的重建和发展有着深切的关注。

诗中描绘的繁华景象,不仅是元宵节的热闹,更折射出四川在经历战乱后的复苏和繁荣。而诗人站在驿亭高处,望着桥上明月,或许也在思考着如何更好地治理这片土地,让百姓安居乐业。整首诗既有对家乡的思念,又有对民生的关注,体现了诗人作为官员的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这首《元宵》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描写元宵节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更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和对民生的关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