埭美古村:乡村振兴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埭美古村:乡村振兴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在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东园镇,有一座被誉为“闽南第一村”的埭美古村。这个始建于明末清初的古村落,以其276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而闻名,是闽南地区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历史传承:闽南文化的活化石
走进埭美古村,仿佛穿越回了明清时期。村中建筑布局严谨,276座古厝以轴对称排列,形成统一和谐的视觉效果。这些闽南四合院风格的建筑,采用木架结构和竹编墙体抹灰技术,不仅稳固抗震,更体现了古代匠人的智慧。漫步其中,青色瓦片层层叠叠,红砖墙面斑驳陆离,每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古村四面环水,内河如玉带环绕,形成独特的“绿水绕村”景观。村民们在河边洗衣、聊天,享受着宁静的田园生活。古榕树遍布村落,树下常有村民泡茶闲谈,构成一幅悠闲的生活画卷。村中的天后宫供奉着妈祖,反映了水上人家对平安与丰收的祈愿。
乡村振兴:传统村落的新活力
近年来,当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保护和开发,让这座古老的村落焕发新生。龙海区通过设立“福农驿站”,推动农村金融普惠性,促进乡村振兴。驿站集金融服务、电商直播、免费快递寄存、政务互动、便民服务、多社融合、电信服务及综合服务八大功能于一体,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经济转型方面,村民们不再单纯依赖传统农业,而是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其中,由村民自制的秋葵茶广受市场好评,供不应求。这种“互联网+农业”的模式,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也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月港的历史文化正在被重新挖掘和传承。在龙海区龙江生态文化园的古陶工坊里,“90后”陶艺师陈嫣正在精心制作素三彩香盒。这种颜面质朴的瓷器,釉色以绿色、黄色、茄紫为主,曾是明清时期重要的外销瓷器。如今,经过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洪树德的复原,以及陈嫣等年轻一代的传承,素三彩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
旅游发展:文化传承的新载体
随着知名度的提升,埭美古村逐渐成为旅游热点。据统计,2020年列入国家保护名录的中国传统村落共接待游客3.6亿人次,显示出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良好前景。为了给游客带来更舒适的体验,当地制定了多条旅游线路,包括一日游和二日游等。
然而,旅游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有游客反映,村内商业化程度不高,部分设施和服务尚待完善。例如,虽然村内有一些小吃店,但整体餐饮选择有限。此外,为了更好地展示古村风貌,建议游客携带无人机或利用村民提供的登高平台进行拍摄。
面对这些挑战,当地政府和村民正在积极应对。他们计划在保护好乡村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让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体验闽南文化。同时,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戏曲表演、民俗展示等,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未来展望: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双赢
作为乡村振兴的典范,埭美古村正朝着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迈进。通过保护传统建筑、传承文化遗产、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这座古老的村落不仅留住了乡愁,更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埭美古村必将成为一个更加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吸引着更多游客前来探寻闽南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