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哥本哈根"看不见的雕像":一场视觉化的性别平等倡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哥本哈根"看不见的雕像":一场视觉化的性别平等倡议

引用
顶尖文案
10
来源
1.
https://www.topys.cn/article/33131
2.
https://www.takungpao.com/news/232111/2023/1010/901022.html
3.
https://dk.mofcom.gov.cn/dmgk/jdjs/art/2015/art_9f68a8e013c74681828da505eed575b0.html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040055
5.
https://zhuanlan.zhihu.com/p/505321790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3%A5%E6%9C%AC%E5%93%88%E6%A0%B9
7.
https://rainlily.org.hk/coverage/2021/10/aaa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B9%E9%BA%A5%E6%96%87%E5%8C%96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701/16/37024376_1086943543.shtml
10.
http://www.longlatifoundation.org/%E4%BB%8E%E6%97%A9%E4%BA%A7%E5%88%B0%E7%BB%9D%E8%82%B2-%E5%AF%B9%E6%B3%B8%E6%B2%BD%E6%B9%96%E9%A1%B9%E7%9B%AE%E7%9A%84%E9%87%8D/?lang=zh-hans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国王新广场,最近出现了一排引人注目的"空"雕像底座。这不是城市规划的疏忽,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公共艺术项目,旨在揭示和反思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女性在历史和现实中的贡献为何常常被忽视?

01

70:5 的性别失衡

哥本哈根作为世界第二大性别平等的国家的首都,其城市雕像的性别比例却令人震惊:70座男性雕像、26座动物雕像(包含美人鱼),仅有5座女性雕像。这种明显的性别失衡,正是"看不见的雕像"项目诞生的背景。

02

"看不见的雕像":一场视觉化的性别平等倡议

为纪念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登基50周年,丹麦建筑工作室BIG联合肯斯特夏洛滕堡展览馆,在国王新广场推出了这组独特的艺术装置。50个纯白的底座环绕着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五世的雕像,其中49个代表一位杰出女性,最后一个留白,供公众提名自己心中的女性楷模。

每个底座都刻有二维码,路人只需用手机扫描,就能了解这些女性的生平故事。从丹麦女王Thyra Danebod到诗人Tove Ditlevsen,从演员Trine Dyrholm到物理学家Inge Lehmann,这些名字背后,是一段段被历史尘封的精彩人生。

这种"缺席的在场",正是对"玛蒂尔达效应"的有力回应。玛蒂尔达效应指的是一种性别偏见,人们倾向于否认女性的成就,将其归功于她们身边的男性。这种现象在科学界和艺术界尤为突出,许多女性的贡献因此被历史遗忘。

03

全球视角下的性别平等之路

根据2023年全球性别平等指数报告,全球整体性别差距为0.686,按照目前的速度,需要131年才能达到完全平等。在这一背景下,哥本哈根的这一项目显得尤为珍贵。它不仅是一个艺术装置,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社会中那些"看不见的女性"。

04

艺术的力量:从个体到群体的觉醒

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机构开始关注性别平等议题。例如,香港的"480.0性別X藝術空間"通过艺术展览探讨性暴力和性别歧视问题;艺术家文晶瑩则通过参与式艺术项目,邀请公众共同探讨性别暴力议题。

这些艺术实践表明,艺术不仅是美的创造,更是一种社会变革的力量。它能够打破沉默,激发对话,推动社会向更加公平、包容的方向发展。

哥本哈根的"看不见的雕像"项目,以其独特的方式,提醒着我们每一个人:历史是由无数个体共同书写的,而真正的平等,需要我们共同去创造。当这些"看不见的雕像"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它们将不仅仅是纪念品,更是对未来的承诺:让每一位女性都能被看见,被听见,被尊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