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宫廷御厨到民间美食:庞恩福与郑州烩面的百年传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宫廷御厨到民间美食:庞恩福与郑州烩面的百年传奇

引用
腾讯
12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10321A0606V00
2.
https://m.163.com/dy/article/D1ML3QHO052380CB.html
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9191612031102225
4.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698661283172665284.html
5.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3%A9%E9%9D%A2/637578
6.
https://post.smzdm.com/p/al8mnv7g/
7.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2GQ0DPB05148SQ5.html
8.
https://www.sohu.com/a/694980687_121443915
9.
http://www.henan100.com/news/2018/778393.shtml
10.
https://m.toutiao.com/article/6995537918672568865/
11.
https://www.zzwb.cn/news/304121
12.
https://news.sina.cn/sa/2006-08-31/detail-ikftpnny3717398.d.html

在清朝末年,一位名叫庞恩福的御厨做出了一个改变他命运的决定。作为满汉全席的宗师级人物,他厌倦了宫廷御膳房的严苛规矩,毅然逃出皇宫,隐居到了黄河岸边的河南原阳。正是这个决定,让一道原本只在宫廷中流传的美食,得以流传到民间,成为河南乃至全国广受欢迎的特色美食——烩面。

01

从宫廷到民间:烩面的传奇起源

关于烩面的起源,有多个版本的传说。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与唐太宗李世民有关的故事。相传李世民在登基前的一个隆冬雪天,患寒病落难于一回民农院。回民母子用家养的四不像(麋鹿)炖汤,并将面团拉扯后直接下入汤锅,李世民食用后寒疾痊愈。后来,这道救命之面被御厨改良后,成为宫廷名膳“麒麟面”。

但真正让烩面流传至今的,还是清朝御厨庞恩福的贡献。他将这道宫廷美食带出皇宫,传授给民间百姓。从此,烩面在中原大地生根发芽,逐渐演变成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河南烩面。

02

精湛工艺:一碗烩面的诞生

烩面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从和面到出锅,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首先,面团需要经过“三揉三醒”的过程:揉面、醒面、再揉面、再醒面,反复三次,才能达到“又光又筋”的效果。这种独特的和面方法,使得面条既有韧性又不失柔软。

汤底的熬制更是关键。正宗的烩面汤底需要用羊骨和羊肉一起煮五个小时以上,加入七八味中药,让汤汁浓郁鲜美。煮好的汤底清澈透亮,香气扑鼻,是烩面的灵魂所在。

面条下锅前,需要在手中扯成薄片,这考验着厨师的手艺。面条下锅后,加入粉条、千张、黄花菜等配菜,最后撒上葱花,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烩面就完成了。

03

百年传承:烩面的现代发展

如今的郑州,可以说是“烩面之城”。据不完全统计,郑州的烩面馆数量远超过香飘飘绕地球的圈数。从传统的羊肉烩面,到创新的三鲜烩面、滋补烩面,各种流派百花齐放,各具特色。

2008年,合记烩面被郑州市政府命名为“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方城烩面制作技艺(张老炝炝锅烩面)更是入选河南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些荣誉不仅体现了烩面的文化价值,也推动了其产业化发展。

04

文化符号:烩面背后的情感记忆

对于河南人来说,烩面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家乡的味道和记忆。很多在外的河南人,回到家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吃一碗烩面,品味那熟悉的家乡味道。

烩面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宫廷到民间,从传统到现代,这碗面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匠心。正如郑州大学教授王刚伟所说:“烩面是河南美食的代表,它站在C位,当之无愧。”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一碗热腾腾的烩面,不仅是一种简单的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份家乡的思念。而这一切,都始于那位勇敢的御厨庞恩福,以及他那份对美食的执着与热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