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1号线支线和13号线最新进展大揭秘!
北京地铁1号线支线和13号线最新进展大揭秘!
北京地铁1号线支线和13号线近日传来好消息。1号线支线云岗站—后吕村站区间首次采用膜结构罩棚工艺,标志着绿色施工迈上新台阶;而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回龙观西站主体结构顶板顺利完成封顶,为全线按期通车打下坚实基础。这些新进展将进一步完善北京轨道交通网络,提升市民出行体验。
1号线支线:创新工艺引领绿色施工
12月25日,在地铁1号线支线云岗站—后吕村站区间,一个高达25米的罩棚将施工场地全封闭。这个蓝白相间的罩棚不仅是北京新建地铁施工中首次运用钢结构支撑膜结构罩棚工艺的项目,更标志着北京地铁绿色施工迈上了新台阶。
据京投轨道公司一分公司工程部主管工程师周友良介绍,相比传统的气膜结构,钢结构支撑膜结构具有显著优势。它不仅能够降低60%的噪声和95%以上的扬尘,还能抵抗10级以上大风,为施工人员提供更安全、更舒适的工作环境。
“这种新型罩棚的稳定性和结构设计能够满足后续盾构施工的需求,同时膜材料选用强度大、耐久、耐火、耐高温和紫外线的新型建筑材料,确保施工进度不受恶劣天气影响。”周友良说。
目前,1号线支线已有9座车站、3个区间、1个停车场共计13个工点进场施工。这条全长约21公里、设10座车站的新线路,将衔接地铁1号线、11号线、14号线等东西向线路,与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换乘,串联首钢高端产业综合发展区东南区、园博园等沿线多个重点功能区。
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关键节点相继突破
在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现场,建设者们正在为改善北京北部地区交通状况而努力。作为国内最大规模的既有线改造工程,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将把现有的倒“U”型线路改造为“X”型的13A线和13B线,新建车站19座、新建线路约29公里,改造线路约34公里。
9月26日,天通苑东站主体结构提前一个月顺利实现封顶,成为全线第五座完成主体结构的车站。该站为地下三层双柱三跨岛式车站,将与正在运营的17号线天通苑东站实现换乘。
在新龙泽站施工现场,门吊、塔吊、汽车吊林立,一派繁忙景象。这座相当于4个足球场大小的超大基坑,长532米、宽46米,局部可达54米。施工方北京建工轨道交通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04标段项目经理张东表示,新龙泽站将作为地铁13A线、13B线、地铁19号线以及远期规划的市郊铁路东北环线的换乘车站。
值得一提的是,新龙泽站采用了多种支护形式来保障深基坑的安全。车站围护结构采用了地连墙,断面较窄区域采取了常规的钢支撑,断面较宽区域采用了锚索支撑,而对杂填土地层不适用锚索的区域,则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支撑。
“作为北京轨道交通智慧工地示范线,新龙泽站还集合了AI、5G、BIM、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打造了一套堪比‘智慧大脑’的管理系统,消防安全、施工规范,都有‘智慧大脑’实时监控。”张东说。
改善交通,提升出行体验
这两条地铁线路的建设,将为北京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1号线支线作为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中的重要织补、加密线路,将有效提升丰台河西地区的交通出行品质。而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则将进一步完善北部地区轨道交通线网,改善中关村软件园与回龙观、天通苑等区域的交通压力。
随着建设的稳步推进,这两条地铁线路将为北京的公共交通系统注入新的活力,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多选择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