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和禅院扩建: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和禅院扩建: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引用
6
来源
1.
http://www.archcollege.com/archcollege/2021/9/49971.html
2.
https://bbs.co188.com/thread-10230099-1-1.html
3.
https://bbs.co188.com/thread-10236908-1-1.html
4.
https://huaban.com/pins/4611195284
5.
https://www.vsszan.com/thread-613767-1-1.html
6.
https://iahs.fudan.edu.cn/info/1141/6933.htm

大和禅院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大池镇大和村,始建于明代,是当地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近年来,随着禅修文化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前来学习佛法和体验禅修,原有的小寺庙已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大和禅院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不仅提升了接待能力,更在建筑设计上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01

创新的设计理念

扩建工程由上海善祥建筑设计,主要包括新建禅修中心、闭关院子以及对原有老寺庙的修整。设计团队充分考虑了禅院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设计方案。

禅修中心是此次扩建的重点,包括禅堂、教室、学员宿舍和茶室等设施。整体采用传统院落式布局,运用了砖混结构和传统穿斗式木屋架。值得一提的是,禅堂的屋架使用了村民捐献的两根11米长木梁,这些木梁原本是为孩子盖新房准备的,但由于农村已普遍改用混凝土结构,正好用于禅堂建设。禅堂是禅修学员日常禅坐入定的重要场所,空间高广严净,体现了佛教建筑的庄严与肃穆。

闭关院子则包括一个小佛堂和四间闭关室,可供四名深度禅修者使用。小院布局因地制宜,院门从侧边进入,门楼屋顶采用了木结构和耐候钢板的组合,与禅修中心和老寺庙形成鲜明对比。闭关室和禅修中心的整体设计参考了龙岩当地的客家民居风格,既保持了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简约。

02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大和禅院的扩建设计巧妙地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一方面,建筑外观和布局严格遵循传统寺庙的样式,采用了大量传统建筑工艺;另一方面,设计中又融入了许多现代理念和手法。

例如,禅修中心在水池、禅堂的门窗等细节处理上采用了现代做法,既保证了实用性,又不失传统美感。茶室的木框架来自旧建材市场,色调深浅不一,别有一番韵味。闭关院子的门楼则大胆使用了耐候钢板,为传统建筑增添了一抹现代气息。

在色彩运用上,设计团队将寺庙原有的暗红色外墙改为了暖白色,使整个建筑群看起来更加明亮协调。院内、室内、门窗、檐口等细节经过精心调整优化,显得素净优雅。

03

环保理念的体现

扩建工程充分体现了现代环保理念。设计团队尽量使用旧建材,减少雕琢,保持材料原有的色彩和质地。禅修中心和闭关房所用的材质基本没有经过过多加工,有些旧砖瓦和木料甚至直接来自当地村民的捐赠。院落内外还点缀了一些花草、枯木和顽石,增添了岁月的痕迹和自然气息。

这种做法不仅符合佛教节制欲望的教义,也体现了现代环保理念。在当今物质丰盛、过度消费的时代,这种简洁质朴的设计无疑是一种难得的清醒。

04

文化传承与创新

大和禅院的扩建不仅是对传统寺庙建筑的简单复制,更是一次富有创新性的文化传承。设计团队没有拘泥于传统的飞檐斗拱和雕龙刻凤,而是从客家民居中汲取灵感,保留了汉唐建筑大气、简朴的气质。

这种创新性的设计思路打破了传统寺庙建筑的固有模式,为佛教建筑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它告诉我们,寺庙建筑不一定非要金碧辉煌,简洁质朴的设计同样能够体现佛教的精神内涵。

05

结语

大和禅院的扩建工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范例。它不仅满足了现代人对禅修空间的需求,更在建筑设计上实现了创新突破。这种既尊重传统又不失现代感的设计理念,为未来的宗教建筑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