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石埠圩日:千年圩市的现代新生
南宁石埠圩日:千年圩市的现代新生
南宁石埠圩日,这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传统集市,如今依然在邕江畔热闹非凡。每逢圩日,数万市民和游客从四面八方涌来,感受这独特的岭南圩市文化。
千年圩日的历史传承
石埠圩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历经千年沧桑,见证了南宁的发展变迁。在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镇的西教村,一块清代的《武魁》匾额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据村中族谱记载,这块匾额由广西巡抚倪文蔚于光绪八年(1882年)为该村武举人覃飞翰所立,其高祖覃腾更于清乾隆年间从西教村迁至宁明县海渊镇。覃氏家族在此聚居已有400多年历史,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村规民约石刻,无不彰显着这个古村落深厚的文化底蕴。
独特的文化内涵
圩日不仅是简单的商品交易,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礼尚往来、扶危济困、诚信经营等传统美德。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传统的手工艺人现场制作工艺品,听到地道的南宁方言和民歌,感受到浓厚的民族风情。圩日还是邻里乡亲交流情感、增进友谊的重要平台,体现了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礼尚往来、扶危济困、诚信经营等传统美德。
现代化中的变迁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石埠圩日也在悄然发生变化。2014年,南宁市在江北大道最西边靠近邕隆路段,成立了占地五万平方米的石埠街市,吸引了八百六十四户商户入驻。如今的石埠圩日,已经从传统的农村集市,变成了一个集蔬菜水果、肉类水产、杂货日用品、花鸟市场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市场。
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新鲜的农产品。许多摊主都是凌晨三四点就到地里采摘,保证顾客能买到最新鲜的蔬菜。一位蔬菜摊主黄阿姨笑称:“我这菜都是现摘现卖,有时候还看运气能不能买到呢!”而猪肉摊主廖秀兰则自豪地介绍:“我们家卖猪肉已经有30年历史了,都是本地土猪,养的时间长,味道特别好。”
除了农产品,石埠圩日还保留了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和地方特色小吃。老南宁人熟悉的五色糯米饭、酸辣鱼生、柠檬鸭等美食应有尽有。一些摊主甚至笑称:“我这可是祖传摊位,没有30年以上历史都不好意思说是在石埠圩摆摊的。”
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南宁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石埠圩日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2010年,南宁市修订了《南宁市河道与堤防建设管理条例》,对包括石埠河在内的城市内河进行了详细规划。这为石埠圩日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
然而,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传统圩日的文化特色,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目前,石埠圩日已经吸引了大量市区居民前来赶集,这说明传统圩市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未来,随着南宁地铁网络的不断完善,石埠圩日有望吸引更多的游客,成为展示南宁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南宁石埠圩日,这个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圩市,正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它不仅是南宁人周末的狂欢,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用心守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