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呼伦贝尔草原生态修复技术亮相“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呼伦贝尔草原生态修复技术亮相“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引用
中国科学院
12
来源
1.
https://www.cas.cn/zt/kjzt/sswcj/
2.
http://grassland.china.com.cn/2019-06/04/content_40774949.html
3.
https://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206/bfb0d22c5cef4c76917a9a2d01b9a715.shtml
4.
https://www.gov.cn/xinwen/2021-10/22/content_5644186.htm
5.
http://lcj.hlbe.gov.cn/News/show/1087553.html
6.
https://www.ecologica.cn/stxb/article/abstract/stxb201610142078?st=search
7.
http://whrbyl.com/?Col2/Col15/30.html
8.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1-10/26/c_1127998654.htm
9.
https://hlg.cern.ac.cn/content?cid=hlg39&id=14
10.
http://222.74.200.125:8001/c/2022-08-08/2869.shtml
11.
https://www.gov.cn/xinwen/2020-08/30/content_5538568.htm
12.
https://iarrp.caas.cn/ysdt/xstj/f5595bc71cb44456a34385bf7314b7b9.htm

“北方草甸退化草地治理技术与示范”项目作为我国草原生态修复领域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成功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展现了我国在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的最新进展。这一技术不仅提高了天然草原的产草量和优良牧草比例,还通过智慧牧场管理提升了经济效益,为传统草原畜牧业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强劲动力。

01

核心技术创新

该项目针对我国草甸和草甸草原生态系统所受干扰强度大、退化机理错综复杂、恢复机制及有效治理技术缺乏等问题,从“十三五”规划有关“美丽中国”、“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需求出发,着重开展草地退化恢复机理、恢复治理技术、生态产业技术创新应用等三个方面的研究。

具体来说,项目团队通过长期的野外监测和实验研究,揭示了草地退化的关键驱动因素,包括气候变化、过度放牧、土壤退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系列创新性技术:

  1. 草地改良技术:通过土壤改良、植被重建等措施,恢复退化草地的生产力和生态功能。

  2. 免耕补播技术:在不破坏原有植被的情况下,补充优质牧草种子,优化草地植被结构。

  3. 智慧牧场管理:利用遥感监测、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草原生态状况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02

实际应用效果

以呼伦贝尔草原为例,该技术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畜牧业生产基地,但由于长期过度放牧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部分地区出现了草地退化现象。通过实施“北方草甸退化草地治理技术与示范”项目,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据统计,项目实施后,呼伦贝尔草原的天然产草量提高了20%以上,优良牧草比例增加了15%,草地植被盖度提高了10%以上。同时,通过智慧牧场管理系统的应用,牧民能够更加科学地管理草场,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03

面临的挑战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草原生态修复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草种供需矛盾突出。据统计,我国每年生态工程建设用草种需求量巨大,但国产草种供给严重不足。以四川省为例,每年生态工程建设用草种需求量为1400-1800吨,而种子生产和供给不足400吨,缺口非常大。

其次,技术落实不到位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一些地方在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时,存在施工质量不高、监管不到位等情况,影响了修复效果。此外,围栏禁牧休牧与本已超载利用的实际矛盾,使许多地方出现白天禁牧与晚上偷牧并存的现象。

04

未来展望

为推动草原生态修复工作进一步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建立草种良种繁育体系:加大草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建立自主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高良种覆盖率。

  2. 完善监测体系:建立“天、地、空”一体化的草原资源监测体系,利用无人机等技术强化对生态修复效果和草原健康的监测和评价。

  3. 加强科技支撑:依托草原科研院所和涉草高校,建立国家和各省区草原生态修复专家咨询委员会,实现科研与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

  4. 创新体制机制:突破优良草种使用的体制和机制障碍,建立草种良种繁育体系,加大草种供给能力。

“北方草甸退化草地治理技术与示范”项目的成功入选“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不仅是对我国草原生态修复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工作的激励。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和实践探索,我们有信心实现草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