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学突破:治愈幻肢痛不再是梦!
最新医学突破:治愈幻肢痛不再是梦!
近日,医学界在幻肢痛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长期受此困扰的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从特殊麻醉治疗到脑信号预测,再到新型神经接口技术,这些创新疗法正在改变患者的生活。
特殊麻醉治疗:预防胜于治疗
今年年初,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与创伤关节科合作,成功为一名61岁的截肢患者实施了特殊麻醉治疗,有效预防了术后幻肢痛的发生。该患者因下肢动脉血栓形成导致间接性跛行,最终不得不选择截肢手术。
麻醉科团队制定了详细的麻醉方案,包括椎管内麻醉、多模式镇痛、周围神经阻滞和超前镇痛等。手术中,医生利用B超可视化引导,精准定位并注射局部麻醉药物,有效减少了手术刺激引起的疼痛信号传入。术后还为患者配置了个性化的静脉自控镇痛泵,确保疼痛得到良好控制。
脑信号预测:开启精准治疗新纪元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神经科学》最新发表的研究显示,脑信号可以用来预测一个人的疼痛程度。这项研究是对慢性疼痛的首次人体内直接检测,或有助于开发针对慢性疼痛患者的疗法,如卒中后疼痛或幻肢痛。
研究团队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进行实验,在4位慢性疼痛患者的前扣带回皮质和眶额皮层(与疼痛有关的脑区)内植入记录电极。通过机器学习技术,研究人员能够通过高灵敏度的脑活动成功预测疼痛的严重程度评分。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研发即时检测大脑疼痛并实施干预的系统提供了可能。
RPNI技术:让假肢如同“真正的手”
密西根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通过断肢处的原有神经和肌肉移植来放大电讯号,可以更精准地控制假肢。这项技术被称为再生性周围神经接口(RPNI)。
研究团队负责人Cindy Chestek教授指出,使用RPNI后,他们记录到了史上最高的断肢电讯号。过往年仅能检测到数十微伏特的信号,现在可以收到毫伏特等级的信号。这种技术不仅让每个指头的动作都能被彻底执行,更重要的是没有神经疤痕的产生,让假肢可以持续使用1整年,不会出现信号降解的问题。
一位参与临床试验的患者Joe Hamilton表示:“就像是我真正的手一样,我感觉像是找回正常的自己。”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提高了假肢的精准性和便利性,更为重要的是,它让患者重新找回了生活的自信和尊严。
这些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为幻肢痛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创新疗法问世,帮助患者摆脱幻肢痛的困扰,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