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包菜:中医食疗养胃新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包菜:中医食疗养胃新宠

引用
新浪网
10
来源
1.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4c305a5a0100qrqk.html
2.
http://hunan.ifeng.com/a/20170907/5977251_0.shtml
3.
http://big5.cctv.com/gate/big5/315.cctv.com/20080425/108137.shtml
4.
https://i.ifeng.com/c/84YLySFjGWE
5.
https://zhuanlan.zhihu.com/p/639616602
6.
https://www.sohu.com/a/751608459_121124565
7.
https://www.sohu.com/a/251921599_470632
8.
https://www.jd.com/pccontent/1544068
9.
https://www.jsenews.com/rwws/lh/201612/t20161206_3132918.shtml
10.
https://m.mijian360.com/group/wy/6796.html

包菜,又名圆白菜、莲花白、卷心菜,在中医食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味甘、性平,具有清热止痛的功效,尤其适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U样因子,比人工合成的维生素U效果更好,能有效缓解胃部疼痛并促进愈合。通过将新鲜包菜捣烂取汁饮用,每日两次,连续服用十天为一个疗程,是中医推荐的养胃护胃良方。你是否尝试过这种天然的食疗方法呢?欢迎分享你的经验!

01

包菜的中医特性与现代研究

中医认为,包菜性平、味甘,归脾胃经,具有健脾养胃、行气止痛的功效。《千金食治》记载:“包菜久食大益肾,填脑髓,利五脏,调六腑。”《本草纲目拾遗》也提到:“包菜补骨髓,利五脏六腑,利关节,通经络中结气,明耳目,健人,少睡,益心力,壮筋骨。”

现代医学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包菜的营养价值。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U、维生素E、胡萝卜素、纤维素以及微量元素钼。其中,维生素U在绿色蔬菜中含量最高,具有缓解胆绞痛、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特别适合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患者食用。

02

包菜养胃的科学原理

包菜之所以能养胃,关键在于其含有的维生素U样物质。这种物质能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加速溃疡愈合。同时,包菜中的维生素C和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抵抗胃部炎症。

此外,包菜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有助于缓解胃部不适。而微量元素钼则能抑制胃内幽门螺杆菌的生长,减少胃炎和胃溃疡的发生。

03

包菜汁:最简单的养胃方法

包菜汁是治疗胃炎、胃溃疡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具体制作和服用方法如下:

材料:新鲜包菜(白色或紫色均可)

工具:榨汁机

制作方法:将包菜洗净后切成小块,用榨汁机榨取汁液。

服用方法:每次200ml,早晚空腹各服一次。初次饮用时可适量加入蜂蜜调味,但不可加糖。

疗程:一般需要连续服用3-7天。服用期间,胃里可能会有类似擦风油精的感觉,这是正常现象。当这种感觉消失时,说明胃炎或胃溃疡已基本治愈。

04

实用包菜食疗方

除了饮用包菜汁,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食疗方来调理脾胃:

  1. 包菜炖牛肉:将包菜与牛肉一起炖煮,可起到温中暖胃、补虚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脘腹冷痛、纳差食少等病症。

  2. 包菜炒鸡蛋:将包菜与鸡蛋一起炒制,可补充蛋白质,同时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病症。

  3. 包菜炒鱼片:将包菜与鱼片一起炒制,可补充蛋白质,同时具有健脾养胃、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脾胃湿热所致的脘腹胀满、口苦口干等病症。

  4. 包菜炖豆腐:将包菜与豆腐一起炖煮,可补充蛋白质,同时具有补中益气、养胃健脾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病症。

  5. 包菜炖排骨:将包菜与排骨一起炖煮,可补充蛋白质,同时具有温中暖胃、补虚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冷痛、纳差食少等病症。

05

注意事项

虽然包菜是天然的养胃食材,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大量食用。脾胃虚寒者应适量食用,避免加重症状。皮肤瘙痒、眼部充血患者也应谨慎食用。此外,包菜不宜过量摄入,以免引起胃肠不适。

总之,包菜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通过合理的食用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其养胃护胃的功效。无论是作为日常饮食还是辅助治疗胃病,包菜都是一个值得推荐的健康选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