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西游记》诗词艺术:714首诗词里的诗意世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西游记》诗词艺术:714首诗词里的诗意世界

引用
腾讯
10
来源
1.
https://weread.qq.com/web/bookDetail/82f32ab0811e68e2fg0116a0
2.
https://www.sohu.com/a/328187431_556626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0HUVA290521NE3N.html
4.
https://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225/c404063-32359462.html
5.
https://m.qidian.com/ask/qamwzycqbxa
6.
http://www.nxnews.net/wh/yscl/202202/t20220228_7461152.html
7.
https://www.momentoflife.net/?page_id=26110
8.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417/23/948285_972843373.shtml
9.
https://wx.httpcn.com/info/html/2009926/CQMERNTBXV.shtml
10.
https://m.fx361.com/news/2017/0521/1794818.html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不仅以其奇幻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吸引着读者,更以其丰富的诗词艺术赢得了文学界的赞誉。据统计,全书共包含约714首诗词歌赋,这些诗词与故事情节巧妙融合,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神话世界。

01

诗词类型与分布

《西游记》中的诗词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写景诗词、人物描写诗词和战斗场面诗词三大类。

写景诗词是《西游记》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它们描绘了取经路上的自然风光和神话场景。如师徒四人过黑水河时的景色描写:“但见三阳转运,万物生辉。三阳转运,满天明媚开图画;万物生辉,遍地芳菲设绣茵。梅残数点雪,麦涨一片云……道旁杨柳舒青眼,膏雨滋生万象春。”这段诗词将河西走廊的冬春交替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人物描写诗词则通过精炼的语言刻画了角色的外貌和性格。如孙悟空初次登场时的描写:“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尖嘴咨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寥寥数语,一个英武不凡、桀骜不驯的孙悟空形象便跃然纸上。

战斗场面诗词则多以快板式的语言渲染紧张气氛。如孙悟空与黑熊精对峙时的说辞:“我佛如来施法力,五行山压老孙腰。整整压该五百载,幸逢三藏出唐朝。吾今皈正西方去,转上雷音见玉毫。你去乾坤四海问一问,我是历代驰名第一妖。”这段说辞既展现了孙悟空的自信与机智,又为后续的打斗场面营造了气氛。

02

诗词艺术特色

《西游记》的诗词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首先,它们体现了大众化、通俗化的语言风格。作为一部源自民间说书艺术的作品,《西游记》的诗词必须让普通百姓也能听懂。因此,书中大量使用了半文半白的语言,既保持了诗词的韵律美,又不失通俗易懂的特点。

其次,诗词与故事情节紧密结合。《西游记》中的诗词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与小说的情节发展、人物塑造相互融合。如孙悟空在花果山的自述:“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像个人家。”这段诗词不仅描绘了花果山的美景,也体现了孙悟空对家园的眷恋之情。

此外,书中还保留了明显的“说书”艺术痕迹。许多诗词都带有说书人的口吻,如“上天有路,入地有门;步日月无影,入金石无碍;水不能溺,火不能焚。”这样的语言风格既增添了作品的趣味性,也体现了《西游记》作为一部说书话本的文学传统。

03

诗词的作用

《西游记》中的诗词在小说中发挥了多重作用。首先,它们用于描绘场景,营造氛围。无论是花果山的仙境,还是黑水河的寒意,诗词都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其次,诗词在人物塑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诗词,作者不仅描绘了人物的外貌特征,更展现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如孙悟空的自信、猪八戒的憨厚、沙僧的忠诚,都在诗词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在战斗场面中,诗词则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快板式的语言让打斗场面更加紧张刺激,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想象。

最后,一些诗词还承担着点明主题的任务。如开篇诗:“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这首诗不仅概括了中国人的宇宙观,也暗示了全书的主题——通过取经之路的磨难,最终达到心灵的解脱。

综上所述,《西游记》的诗词艺术是其文学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诗词不仅丰富了故事情节,更展现了作者吴承恩高超的艺术手法。通过诗词,我们得以领略《西游记》中蕴含的诗意之美,感受这部古典名著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