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西宁市法院审理首例养老诈骗案:涉案125万,11名老人被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西宁市法院审理首例养老诈骗案:涉案125万,11名老人被骗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639424153_121106869
2.
http://qh.people.com.cn/n2/2022/0823/c181467-40092412.html
3.
http://qh.people.com.cn/n2/2023/0202/c182775-40286201.html
4.
http://www.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65/2023-02/03/content_12629511.shtml
5.
http://www.nxzfw.gov.cn/zfxt/yasf/202302/t20230214_688611.html
6.
http://www.cbimc.cn/m/content/2023-03/09/content_478617.html
7.
https://special.cpd.com.cn/2022/djzzylzp/zdal/622/t_1034339.html
8.
https://www.lxfcx.com/h-nd-15705.html
9.
https://scjgj.xining.gov.cn/sy/xqjdt/202208/t20220819_173748.html

2023年2月8日,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涉养老诈骗案件,涉案金额高达125万余元,12名受害者中有11人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平均年龄超过70岁。这起案件不仅揭示了养老诈骗的恶劣本质,也引发了社会对老年人权益保护的广泛关注。

01

养老诈骗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西宁市养老诈骗案件频发,诈骗手段花样百出。2022年,西宁市公安机关破获养老领域案件10余起,抓获嫌疑人30余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其中,一些典型案例令人触目惊心:

  • 某康养产业有限公司以“养老服务”为幌子,通过发放小礼物、组织一日游等方式吸引老年人投资,涉案金额300余万元。
  • 某专科医院法人以投资养老项目为名,承诺高额返利,非法吸收公众存款3000余万元。
  •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平台,以“养老投资”为名进行传销活动,涉案金额达1000余万元。

02

养老诈骗的特点与危害

养老诈骗案件具有以下特点:

  1. 诈骗手段多样化:从传统的上门推销、电话诈骗,到新型的网络投资、虚拟货币诈骗,手段层出不穷。

  2. 目标群体明确:主要针对老年人群体,利用他们信息闭塞、防范意识薄弱的特点。

  3. 涉案金额巨大:动辄数十万、上百万,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养老钱安全。

  4. 社会影响恶劣: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给老年人带来巨大的精神打击。

03

西宁市的防范措施

面对严峻的养老诈骗形势,西宁市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防范:

  • 司法打击:法院系统加大对养老诈骗案件的审理力度,依法严惩犯罪分子。

  • 金融监管:金融机构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普及防诈知识。

  • 社区联动:社区组织定期开展防诈骗讲座,提高老年人的防范意识。

  • 家庭关爱:鼓励子女多与父母沟通,关注老年人的财务状况和生活需求。

04

实用防骗指南

为了帮助老年人远离诈骗,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防范建议:

  1. 保护个人信息:不轻易透露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等敏感信息。

  2. 警惕高息诱惑: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远离承诺高额回报的投资项目。

  3. 谨慎对待陌生人:不轻信上门推销,不随意接听陌生电话。

  4. 保持理性消费:不贪图小便宜,不轻易购买所谓“特效药”或“保健品”。

  5. 多与家人沟通:遇到涉及金钱的决定,多与子女商量。

  6. 安装反诈软件: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等工具,提高预警能力。

养老诈骗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织密防护网,让诈骗分子无处遁形,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