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味芳楼蟹黄包:连云港百年老字号的传承与新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味芳楼蟹黄包:连云港百年老字号的传承与新生

引用
搜狐
4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165756835_742191
2.
http://fashion.sina.com.cn/l/ts/2013-10-20/073625435_2.shtml?from=wap
3.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828/20/993117246_993117246.shtml
4.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24/05/39305010_1137474819.shtml

在连云港这座海滨城市,有一家百年老字号——味芳楼,以其招牌蟹黄包闻名遐迩。这家创始于1919年的餐馆,历经沧桑,几经沉浮,如今在第四代传人马兆波的努力下重焕生机,成为当地食客和游客必打卡的美食地标。

01

一块蟹黄包的匠心

味芳楼的蟹黄包,是连云港美食界的一张金名片。其制作工艺考究,选料极为讲究。面粉选用“三洋牌”头号面,猪肉要选肥瘦相间的前夹肉,蟹黄则必须是溱湖簖蟹,因为这种蟹肉黄肥嫩滑爽口。馅料的调制更是关键,除了基本的生姜、葱汁、料酒等调料外,还必须加入“皮汤”,这是用生猪皮熬制的汤汁,因其具有胶质黏性,能让包子蒸熟后汤汁饱满,食时向外流溢。

蟹黄包的制作工艺传承百年,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精神。从面团的发酵到馅料的配比,从包制手法到蒸制火候,每一个细节都影响着最终的口感。蟹黄包的最佳食用季节是九十月份,此时蟹肥黄满,蟹黄包的鲜美达到顶峰。

02

一段跨越百年的传奇

味芳楼的创始人金宝元是淮安人,做得一手正宗淮扬菜。最早在板浦经营,因盐商众多而生意兴隆。1919年迁至民主路后,凭借精湛的厨艺和独特的风味,迅速成为新浦老大街上最受欢迎的饭店之一。然而,公私合营后,由于人员变动和食材短缺,味芳楼逐渐走向衰落。

2016年,第四代传人马兆波从苏州回到连云港,决心让老字号重焕生机。他费尽周折从北京商标局找回被他人注册的“味芳楼”商标,重新注册营业执照,并在海昌南路康缘药厂附近开设新店。2018年,味芳楼重新开业,很快便重现往日辉煌,早晚高峰时就餐顾客常常排到马路上。

03

一份口口相传的美味

如今的味芳楼,每天早上6:30开门营业,晚上9:30才打烊。一碗十元的馄饨,一笼二十元的蟹黄包,价格亲民却品质不减。许多上了年纪的食客,甚至坐着轮椅让子女推着来品尝,只为重温儿时的味道。

蟹黄包皮薄馅多,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蟹黄的鲜美。小馄饨汤清味美,搭配特制的虾茸和作料,滑嫩可口。除了蟹黄包,味芳楼的汤包、包子、鱼汤面等淮扬名点也备受推崇,每一道都凝聚着百年传承的匠心。

04

一个振兴老字号的梦想

马兆波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味芳楼的小吃回到新浦人的生活中,更希望让当年名扬海属地区的淮扬菜和连云港特色海鲜成为本地人请客、外地人旅游的首选。他正在挖掘百年老字号的品牌价值,努力将味芳楼发扬光大,让这份美味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连云港美食文化的魅力。

味芳楼的故事,是连云港美食文化的一个缩影。从一家小小的面馆,到如今的网红打卡地,从传统手艺的传承,到现代经营的创新,这家百年老店见证了城市的变迁,也承载着一代又一代连云港人的味觉记忆。来连云港,不吃一顿味芳楼,不尝一尝那鲜美的蟹黄包,这趟旅程恐怕是要留下遗憾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