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城区小学:每天两小时体育课,孩子更健康!
宿城区小学:每天两小时体育课,孩子更健康!
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江苏省率先在全国推行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的改革举措。作为试点地区之一,宿迁市宿城区全面实施每天两小时综合体育活动,不仅保障了学生的身体健康,还提升了学习效率,成为当地教育的一大亮点。
政策落地:每天两小时体育活动全覆盖
在宿迁市实验小学,每天上午9点40分,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学生们纷纷走出教室,来到操场进行花样跳绳运动。这是该校每天固定的40分钟阳光大课间活动时间。学校党委书记刘扬介绍,学校积极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确保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
宿城区教育局局长倪成城表示,全区100%的中小学开足开齐体育课,每天统一安排上下午各一次、每次不低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同时,学校课程表在网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确保体育课不被挤占。
特色发展:“一校一品”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在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南校区,学生们在铿锵有力的节奏中跳起篮球操。校长宋子健介绍,学校精心设计了初级和精英两类篮球操课程,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阶段享受篮球运动的乐趣。
宿城区各学校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特色发展模式。有的学校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课间操,如泗州戏、霸王举鼎等,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丰富了体育活动内容。
成效显著:学生体质和学习效率双提升
数据显示,宿城区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从2021年的32.45%提升到2023年的37.13%,近视率从56.11%下降到55.48%。在宿迁市实验小学,学生体质监测合格率和优秀率连续三年增长,近视率持续下降。
更令人欣喜的是,体育锻炼不仅改善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提升了学习效率。宿迁市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朱益萱说:“跳绳特别快乐,快乐能让我健康,我学习成绩也能好。”
家长反馈:体育锻炼助力孩子全面发展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许多家长分享了孩子参与体育锻炼后的积极变化。一位初中生家长写道:“如果文化课上跑神儿,只是成绩不好,在体育课上跑神儿可是大问题,会容易受伤。我调整了课程安排,特意锻炼了他的专注力。”
另一位家长则表示:“小学六年是家长最容易上劲焦虑的几年。关注学习内容,但忽略了亲子关系和孩子身体素质,以及性格养成和学习习惯是很多家长容易出现的问题。”
宿城区的实践证明,每天两小时体育活动不仅保障了学生的身体健康,还促进了学习效率的提升。这一改革举措正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随着2025年秋季学期全省小学全覆盖目标的临近,这一惠及全省小学生的体育改革将为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